天津47岁女子钱志敏,曾用名张亚迪、花花,是蓝天格锐电子科技公司实控人。她以“高息理财”为幌子,非法吸储430多亿后潜逃英国。为藏匿巨款,她将资金兑换成6.1万枚比特币(当时市价约480亿),试图通过加密货币洗钱。今年9月,她在伦敦出庭受审,当庭承认“持有犯罪所得”“转移犯罪所得”两项罪名,现被还押等待宣判。中国警方明确表示,将继续推进跨境追逃追赃,全力挽回受害者损失。

钱志敏的非法集资案,最痛的是那些掏空家底投钱的普通人。有受害者哭着说,自己攒了20年的养老钱、孩子的留学费,全打了水漂。她用“月息3分”的高回报当诱饵,本质是拆东补西的庞氏骗局。跑路时卷走430亿,换成比特币藏到国外,以为能“漂白”罪行,却忘了天网恢恢——中英警方联手,最终让她在伦敦法庭低头。
2. 比特币不是“避罪金牌”,跨境追逃让罪犯无处遁形钱志敏以为用比特币洗钱就能“神不知鬼不觉”,但现代金融监管和国际合作,早让这种“技术藏钱”失效。英国警方能锁定她的比特币资产,中国警方能跨国取证,说明再狡猾的骗子,也逃不过法律的“天罗地网”。这案子也给其他想“跑路”的不法分子敲响警钟:比特币不是护身符,跨境犯罪必被追。

虽然钱志敏认罪了,但受害者最揪心的还是“钱能不能拿回来”。英国已启动财产没收程序,中国警方将通过远程视频作证,这些都是积极信号。可6.1万枚比特币价格波动大,就算没收,能否变现、何时返还受害者仍是未知数。我们盼着,法律不仅要让罪犯伏法,更要尽可能帮受害者挽回损失——他们等的不是“判决书”,是“血汗钱回家”。

钱志敏的案子,是非法集资的典型,也是跨境追逃的成功范例。它证明:贪婪终会付出代价,再精密的洗钱手段,也敌不过法律的铁拳。更重要的是,它提醒我们——打击非法集资不是某国“独角戏”,需要全球协作;保护受害者,不仅要追责,更要追赃。
最后想问问:你身边有“高息理财”骗局吗?你觉得该怎么识破?评论区聊聊,愿更多人看清骗子套路,愿所有被骗的钱,都能回到主人手里。
愿钱志敏得到应有的惩罚,愿所有受害者的损失,都能被温柔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