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2025双十一人气凉了?先涨价再降价的套路,终于把人惹烦了

打开购物APP,今年双十一的“热闹”,总透着点冷清——以前熬夜抢券、蹲零点付款的人少了,小区快递柜的包裹堆也没往年高,连

打开购物APP,今年双十一的“热闹”,总透着点冷清——以前熬夜抢券、蹲零点付款的人少了,小区快递柜的包裹堆也没往年高,连商家的“满减弹窗”都没那么密集了。有人说“电商双十一已死”,这话虽然夸张,但这10年从巅峰到落寞的反差,是真的扎心。

最让人窝火的是“先涨价再降价”的老套路。有人双十一前买了件134块的打底衫,到了活动当天一看,标价反而涨到144块——合着熬到半夜抢的“优惠”,是把自己当傻子耍?平台和商家的吃相,早就从“让点利赚人气”变成了“能坑一笔是一笔”:先把原价标得虚高,再用“五折”“满减”的幌子裹起来,最后实际价格比平时还贵。

这哪是“购物节”,是“信任透支节”。以前双十一火,是因为真能捡到便宜——几十块的洗衣液、半价的家电,实打实的优惠让人心动;现在呢?优惠规则绕得像天书,算来算去省不下几块钱,反而可能被“涨价陷阱”坑一把。消费者不傻,一次两次上当,第三次就直接关了APP:“与其凑单算满减,不如平时想买就买。”

商家也委屈:“现在利润薄,总不能赔钱卖。”这话没错,前些年电商红利期,商家能靠走量赚得盆满钵满,降点价也不心疼;可现在流量越来越贵,原材料、物流成本都在涨,想靠“真优惠”吸引顾客,确实难。但“难”不是“骗人”的理由——把“先涨后降”当常规操作,把消费者当“待割的韭菜”,只会把最后一点信任都耗光。

其实双十一的“凉”,是消费者用脚投的票。我们想要的从来不是“复杂的满减”“虚高的折扣”,是“简单直接的便宜”。要是商家能少点套路,直接标实价、给真优惠,哪怕优惠力度小一点,也比“先涨后降”的欺骗强。毕竟,谁也不想在购物这件事上,还要跟商家“斗智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