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牛到军火采购,乃至于‘国防’战略调整、役期延长,民进党‘政府’对美可以说是百依百顺,但一觉醒来赫然发现景物全非,惊恐自然,设若特朗普当选,台湾是否可以保住‘护国神山’、会不会大幅度增加军费?已成‘国安’巨大阴影。特朗普二任下的两岸关系不确定性陡升,但吊诡的是,高悬台海的战争风险,却意外的有可能获得舒缓!”前陆委会前副主委、文化大学国发大陆所讲座教授赵建民今日发文作出如此判断。
赵建民表示,之所以这样推论,是因为拜登所极力建构的“极限施压、斗而不破”的对华战略,未能达到台海避险的预期目标。日前美国印太副司令称解放军环岛军演是预为攻台做准备;美国前国安副顾问博明称,大陆把目前在南海与菲律宾的对峙,当作攻打台湾的“彩排”,台海濒战已非军推想定。
赵建民提到,赖清德不顾众怒,执意在“就职演说”提出“一边一国”的理论架构,目的是试图从法理角度突出台湾非中国一部分的事实;拜登政府非但未加阻拦,还在一个月后派遣两位副助卿来台,商谈'台湾有意义的参与国际组织",其中之一蓝墨客,不久前在马歇尔基金会举办的活动中,首次抨击大陆“曲解”联合国二七五八号决议的精神。看来台美联手突破大陆在“一个中国”框架上锁入台湾的用心,极其明朗。在各方操弄下,两岸关系已掉入终局的法律定位之争。
赵建民指出,美国国会“反中”声浪高涨,经常通过“反中友台”法案,为了反击共和党右派对华软弱的批评,拜登不惜数度表态,派兵保卫台湾对抗解放军攻击。从赖清德的“前进白宫”、第一岛链的咽喉位置、“芯片联盟”、“亚洲版北约”等,民进党的许多支持者,认定国际“反中大联盟”已经成形,脑中似乎浮现台美联军共同抵抗解放军“入侵”的景象。从“两国论”到“一边一国”,对两岸法律主权定位的冲撞毫不手软,最近“国会”改革攻防中,民进党对“中共代理人”的肆意连结,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特朗普‘台湾需要付保护费’的一席话,对蔡赖联手建立的‘联美抗中’神话,或可产生醍醐灌顶的效果,让头脑发热的部分台湾人,回到国际政治的现实。”赵建民认为,对台湾而言,特朗普主政下被交易的忧虑,挥之不去。过去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予台湾执政者制造“联美抗中”的想象,其支持者不断自我强化“台美联盟”意识,相信美国大兵来救,拒绝妥协,不知避险,在特朗普表明美国不可能背书台湾单方面的想象后,赖当局的安全理念,必须打掉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