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喻亲人之逝,非骤雨倾盆,乃生命恒久之湿冷,我深陷其间,如晨间孤寂之厨房,夜幕

画中美人 2024-07-14 16:08:26

余华喻亲人之逝,非骤雨倾盆,乃生命恒久之湿冷,我深陷其间,如晨间孤寂之厨房,夜幕低垂时幽暗之窗棂,于平凡岁月,悄然掀起内心惊涛骇浪。 想念,是自织的时光梭,放映着独属的记忆影片,却难与往昔对话,唯待光影散尽,夜深人静,与自我灵魂低语。 世间确有“来不及”,乃是无法再与挚爱之人,面对面话往昔,痛彻心扉时,方知覆水难收,时光不复。总道来日方长,实则聚散无常,生离死别,一瞬成永恒。 梁晓声叹曰:“至亲辞世,初时或未觉其痛,唯日后琐碎间,睹物思人,泪湿衣襟,方知相思之苦,唯亲历者方能体会。”失去之痛,非在刹那,而在日后无数次回响。 世人劝慰“节哀顺变”,生活仍需前行,我们点头应允,却难掩夜深人静时,对往昔亲情的深切怀念。 父母在,人生有归途;父母去,唯余前路茫茫。多少人在失去父母后,一夜成长,方知责任之重,生活之不易。 弘一法师有云:“父母为生死之屏障,护佑吾辈免受死亡之视。一旦失去,如世界崩塌,依赖尽失,死亡之影,挥之不去。” 至亲离世,人生观、世界观重塑,曾经之梦想,或已云淡风轻,唯余生命本质之思索。 活着,即为体验生老病死之轮回,喜悦、过程、必然、解脱,四字概括人生。其意义,在于以己所爱之方式,优雅地迎接终点。 余华《活着》深谙此道:“生存之真谛,在于亲历幸福与艰辛,无聊与平凡,他人之评判,不过浮云。” 人生匆匆数十载,各有活法,对“活着”之意义,你又作何解?是忙于生之绚烂,还是静候死之宁静? 终点既定,唯风景各异,愿你我皆能寻得生命之真谛,无悔此生。#每日诗行分享#

0 阅读:4
画中美人

画中美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