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两条线,滋养和博弈

奔跑的静妞呐 2024-07-14 14:29:12
做妈的纠结、内耗、迷茫、无力, 大多因为自己不够清晰。 · 管学习的时候吼了两句, 事后那个后悔啊, 孩子会不会缺爱啊。 · 孩子想买这个买那个, 买了又纠结, 哎呀这样会不会惯坏 孩子,以后不能吃苦啊。 · 我争取一篇说清拒绝亲子内耗的方法, 把和孩子的关系分明地分成两条思路, 可能会更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说什么。 · [打卡R][一R]孩子性格、能力不够好,不要指责,只管包容; · 大一点的问题, 比如爱哭(性格)注意力不够、计算马虎(能力), 指责就会起到强化的反作用, 你会发现越说越没用。 · 这些受先天影响, 只能靠训练去改善的问题, 狠狠包容鼓励不会错, 这就是滋养。 孩子觉得自己本身被包容了, 被接纳了, 才有动力去改善、积极面对。 · 如果 是他一时半会无法改善的, 又经常被你反复提及, 反复指责, 肯定就落入无法起底的缺点里, 到时候再怪孩子就晚了。 · [打卡R][二R]孩子想偷懒,耍小聪明,用规矩和底线去插手; · 亲子关系除了爱这一层, 还有下面的一层, 就是关系的 博弈。 · 这个我们得承认, 任何关系里都有博弈的成份。 比如今天他不想写某项作业, 撒谎说没有; 比如他今天想买玩具, 会想着办法找借口让你答应。 包括站在柜台前哭个不停, 也是孩子的一种博弈的“手段”, 这种问题如果持续让他们说了算, 就会迎来过份被娇纵、学习习惯越来越差的危险。 · 孩子毕竟是孩子, 成长过程需要正确的引导, 在这些事情面前我们要控制好大部分的话语权, 防止孩子的习惯和行为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 [打卡R][三R]一边滋养,一边养好习惯,孩子大概率不会差。 · 我们要保证自己头脑的清晰, 分的清楚大局的问题和习惯行为的问题。 有一个比较万能的办法, 就是发现问题少去指责。 因为在指责的过程中新情绪容易引发旧记忆变成情绪发泄, 在孩子面前渐渐失去权威。 · 即便孩子撒谎, 需要纠正行为, 制定一个惩罚制度去严格执行就行了。 我们的目的是正确引导, 不是费用“整治”的方式才能达到目的。 · 你可能会说, 孩子不打不行, 一打就听话了。 你真的想要这种方式去让孩子屈服听话, 以后的人生要么就惧怕权威, 要么就极端叛逆? · 最后, 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 我只是提供一个让大家可能更加清晰的思路。 稳定清晰,能量足够的爸妈甚至不用总结, 见招拆招就能把控的很好。

0 阅读:0

评论列表

蔷薇花开

蔷薇花开

2
2024-07-15 01:55

说的太好了

你是皮皮的小弟

你是皮皮的小弟

1
2024-07-15 01:10

请教下孩子撒谎,用什么惩罚制度呢?

吃了蜜的大苹果

吃了蜜的大苹果

1
2024-07-15 01:32

说的非常细致,思维清晰让我一下不纠结了

奔跑的静妞呐

奔跑的静妞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