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高是火气大,低压高是湿气重,别治错了】 常见高血压无非就是分两种类型,一种低压高,一种高压高,今天就从中医的角度,来跟大家讲讲这两种高血压的形成以及治疗。 1. 高压高,压差大,在中医中属于肝阳上亢型 高血压中,高压升高且脉压差增大的情况,往往与中医理论中的“肝阳上亢”密切相关。 肝阳上亢指的是肝气过旺,阳气上冲,导致头部血管压力增大,从而引发高血压。此类患者常伴有情绪易激动、面红目赤、头晕目眩、口苦咽干等症状。 调理此类高血压,需注重平肝潜阳,通过调和肝气、抑制亢奋的阳气,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2. 低压高,压差小,在中医中属于痰湿血瘀型 而低压偏高,脉压差减小的现象,则多与“痰湿血瘀”体质有关。 痰湿体质其实就像体内积存湿气,需要阳气来驱散。 阳气不足,则湿气难以排除,淤积体内,形成痰湿,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压异常。 因此,调理此类高血压,关键在于温阳化湿,通过增强体内阳气,促进水液代谢,排除痰湿,以达到降低低压、平衡脉压差的效果。 调理策略:温阳化湿,扶正祛邪 在调理低压高、痰湿血瘀型高血压时,一般都采用温阳和中的药物。 这些药物旨在温运、温化体内湿气,振奋阳气,打开毛孔,通畅水道,从而帮助身体排除痰湿,恢复水液代谢的正常秩序。 这一过程中,既需补阳以驱散湿气,又需避免伤阴,保持阴阳平衡。 脏腑协同,共治水液代谢,要有效调理,还需明确参与人体水液代谢的关键脏器——肺、脾、肾的功能状态及相互协调。 肺气宣化,能通调水道,若痰湿阻肺,则易引发咳嗽、气喘等症状; 脾气运化,促进水液上下流通,脾虚则水湿不化,导致胸胀、眩晕等; 肾气温化,助脾运水,强膀胱气化,肾阳不足则水气内停,出现小便不利、浮肿等症。 因此,调理时应综合考虑,通过调理相关脏腑功能,达到整体改善水液代谢,降低血压的目的。 综上所述,高血压的两种常见类型各有其独特的中医病机与调理策略。通过辨证施治,精准用药,结合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高血压##降血压#
【高压高是火气大,低压高是湿气重,别治错了】 常见高血压无非就是分两种类型,一种
郭敬志说养护
2024-07-10 18:06:21
0
阅读: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