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研发的新火炮日新月异,日本也发现目前装备的41式山炮

星空评过去 2024-06-29 15:55:49

从193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研发的新火炮日新月异,日本也发现目前装备的41式山炮的缺点也越来越突出,其6到7千米射程相对较短,配备的单脚式炮架相对落后,导致在大角度射击时炮身不稳定精度下降,方向射界也十分狭小。对此,日本于1931年6月开始研发新的山炮,1934年完成研发并开始量产,当年是日本神武2594年,故被称为94式山炮。 94式山炮全长3.81m,宽为1.35m,总重量为536千克,这重量相比于国军进口的800千克的博福斯山炮轻便很多,很适合当时中国落后的道路条件,只需要一匹马就可以牵引。口径75mm,最大射程达到了8300米,左右射界为40度,最大仰角可达到45度。每分钟射速可达10-20发,炮弹初速度每秒392米。94式山炮还采用了多项欧洲引进的先进技术,包括法国施耐德的开放式炮架和液气压复合式制退复进机,德国克虏伯的水平滑块式炮闩。 该炮在服役后装备于日军师团的炮兵联队山炮大队,每个炮兵联队下辖3个山炮大队和野炮大队,每个山炮大队下辖3个炮兵中队,每个中队配备4门94式山炮,每一门山炮由6匹马驮运,还有6匹马运输观测器材,48匹马运输炮弹,6匹马运输保障品,一门炮需要60多匹马伺候着。 由于中国军队缺乏重武器,94山炮确实在中国战场上逞凶一时。在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从日军手中接收了200多门94式山炮,用于装备师的炮兵营。而我军向东北挺进的过程中也通过捡洋落的方式也拼凑出不少94式山炮,接收的工厂经过改造后也能大批生产该炮炮弹,这算是东野炮兵火力的基础。后来在解放战争中,我军又从国军手中缴获大量94式山炮,并一直用到了抗美援朝战争。同时,我军也把太原兵工厂仿制的一批94式山炮改装成礼炮,一直用到了80年代。 #抗日战争#

0 阅读:147
星空评过去

星空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