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群创始人总问我:让AI替我做决策行不行?
趁早死了这条心。AI连选个合伙人都能给你推荐诈骗犯简历——去年新闻里有家公司真这么干了,因为训练数据里吹牛的人比实干的还多。
一、大决策要沾人味儿,AI没这DNA看三件事就知道为啥AI掌不了舵:
1. 价值观是血肉长的
招人时选“销售狼性冠军”还是“踏实老黄牛”?这得看你公司是要短期爆单还是百年老店。AI能分析简历数据,但读不出员工偷摸加班是因为房贷压身还是想卷死同事。
2. 敢赌命的才是老板
要不要押身家研发新产品?决定前夜你在办公室抽烟踱步的时候,AI正在云计算里安详休眠。风险偏好背后是肾上腺素飙升的实感,服务器插着电源线懂啥叫背水一战?
3. 组织力要摸得着温度
明明知道该砍掉亏钱业务,可想到跟着打江山的老兄弟要失业,手里的签字笔比哑铃还沉。这时候AI给你弹个“优化建议:立即裁员37人”——信不信行政能把它电源线薅了?
二、小决策堆成山,才是AI的黄金矿创业者常被两种东西拖死:大方向睡不着觉,小选择累到脑抽筋。
去年见了个做生鲜的创始人,他手机里装了17个管理APP。半夜三点给我看仓库监控:“师父您瞅,这堆西红柿该今天促销还是熬到明天?”
这种问题AI处理起来简直像呼吸:
· 看库存水位
· 查未来三天天气
· 比对新上架的黄瓜价格
· 翻上周同期损耗率
眨眼给你甩出结论:现在降价7%清货,比烂掉少亏23.8%
三、把鸡零狗碎焊进系统,效率自动飙车人类大脑有两个致命伤:
1. 判断力随时间崩盘
亚马逊有个实验,让人类管理者分拣退货商品。前20件准确率97%,200件后手抖得把真LV包扔进假货堆。AI处理2万件还是同一个眼神。
2. 情绪像过山车
你让被客户骂哭的客服妹子保持微笑服务,不如直接给她放三天假——而AI生成的售后话术,能同时安抚200个暴躁客户还不带颤音。
四、创业者该把AI摁在哪儿?重点画三条硬杠:
· 高频次(每天重复百次以上的动作)
· 快反馈(半小时内验证结果)
· 穷举选项(不超过100种可能性)
广告公司别让AI想创意,让它1分钟测500条广告语哪个点击率高;
物流老板别让AI规划战略,叫它实时把200辆货车调度缩短3公里空跑;
跨境电商最狠:用AI根据当地俚语微调产品描述,巴西站把“充电快”改成“比咖啡醒得还猛”,销量当天蹿18%。
五、效率战争的胜负手参观某服装厂时震撼我的场景:
老师傅摸着布料说“这批棉纱有点潮”,AI传感器同时报警“含水量超标0.3%”。五分钟后烘干机自动升温,连给主管发邮件的步骤都省了。
人类直觉+机器精密=王炸组合
别再幻想AI替你扛雷做战略了。它的金矿在那些你懒得看、看到就烦、烦了还不得不做的琐事堆里。把成百上千个小决策压缩成“系统自动执行”那行代码,省下的大脑空间,才够你在风暴眼里看清远方灯塔。
关注【硬核创业者】,纯交流,不涉及任何商业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