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郭沫若迎娶张琼华,大婚当晚,郭沫若见妻子长得不好看,转身就要走。这场包办的婚姻,对郭沫若来说似乎安排的太过草率。 19岁时,郭沫若还在成都学堂上学,家里给他说要给他娶媳妇了。 母亲给他说:“姑娘不仅读过书,长得好,家世好,而且还是‘天足’。”听到有这么好的姑娘,郭沫若就同意了。 就在1912年的正月十五,家里就给他们二人办了亲事。郭沫若满怀期待的来洞房,可是当他掀开新娘的盖头时,他简直就被吓了一跳。 张琼华的相貌不仅美丽无关,而且她还长着一副朝天的猩猩鼻,郭沫若再低头一看,居然是一双三寸金莲。 三寸金莲是古代人文人的最爱,可是郭沫若自诩现代文人,他要与过去的审美彻底划出界限,所以他一点都不喜欢。 张琼华是知道自己不讨郭沫若的喜欢,可她是学着“三从四德”长大的,她嫁给了郭沫若就是他的妻子,她今生都不会再嫁人了。 所以,她拉住他的手,艰难的求他:“不要走,给我一个孩子吧!”面对这样的请求,郭沫若嗤之以鼻,他也不回的走了。晚上,他宁愿睡在家里的长凳上,也不愿意回自己的房间睡觉。 张琼华把这一生最羞耻的话都说了,可是郭沫若不接受,她真的没有办法,一晚上泪水都没有停下来过。她哭父母的选择,她也哭自己的命运。 她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论家世、知书达理,再加上她的三寸金莲,若不是要嫁到郭家,她完全可以选择一个更好的人家,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 郭沫若连同回门在内,他都是抱着一本《庄子》度过的,五天之后,他借口学业繁重回学校去了,可是张琼华只能留在郭家。 一年之后,郭沫若就出国去日本留学,他这一走就整整26年没有回家,张琼华虽然与他没有夫妻之实,但是却必须尽到郭家儿媳的责任,替他照顾双亲,操持全家上下的各种事宜。 当时还是一副旧思想,“无后为大”,看到张琼华没有办法笼住儿子的心,张琼华在婆家的日子可想而知有多难过。 但是郭沫若在日本却开启了新的生活,他遇到了年轻漂亮的护士富子,就娶了她,还给她改了一个中国名字“郭安娜”,他们两个人在日本生下5个儿女。 郭家看到郭沫若在外成家立业,这下子他们都开始可怜张琼华,他们有心劝郭沫若接受张琼华,可是见识了花花世界,郭沫若更加不愿意接受张琼华了。 郭沫若的心从来都会在一个人身上,他虽然和富子有了孩子,可是他还是爱上了到从国内到委派到东京的记者于立忱。郭沫若惯会说情话,他对于立忱抱怨婚姻生活的不幸,很快他得到了于立忱的欢心。 郭沫若就坐享齐人之福,在富子和于立忱之间游走,当于立忱怀上他的孩子之后,郭沫若却告诉她:“我不能娶你”。于立忱一片真心错付,她自 缢 而 死。 1937年抗战爆发,郭沫若不能再日本再待下去了,他对富子和孩子们不告而别,自己一个人回到了国内。 回到国内,郭沫若也混的风生水起,而且很快他就通过朋友的介绍,结识了比他小24岁的大家闺秀于立群。 于立群仰慕他的才学,他们二人谈恋爱的时间很长,郭沫若在和她同居之后,才找了一个合适的契机补办了婚礼。 郭沫若有了于立群的陪伴,他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于立群当时还在剧院拍电影和演电影,可是郭沫若让她辞职回家做全职太太,这也是他当初要求富子的事情。 于立群爱他,所以答应了,他们两个人生下了四儿两女。 富子在抗日结束后,他终于打听到郭沫若的消息,她带着孩子来找他,可是郭沫若对她避而不见。富子对他心灰意冷,但是她又没有经济来源了,郭沫若也不管。 后来,郭沫若的父亲病危,他才带着于立群一起回家探病。 郭沫若和张琼华差不多的年纪,郭沫若还在意气风华,可是张琼华因为常年的草料,已经青丝变白发,她见到郭沫若回来,心中极其欢喜,但是看到她带回来,还怀着身孕的于立群,她只能用满含泪水的笑容迎接他们进门。 郭沫若进门看过父亲之后,他想起母亲临终对他的嘱咐,善待张琼华,因为当时他在国外也来不及回来,郭沫若想起张琼华多年的付出,给她深深鞠了一躬,他对她说:“琼华,这些年辛苦你了”。 张琼华受宠若惊,她说:“不辛苦,不辛苦,你离开家的东西,我的都留着,你得空去看一看。”张琼华当晚,还把新房让给了郭沫若和于立群。 郭沫若看完父亲就走了,父亲去世前,家人问他家产如何处理,他说就把他的那份分给张琼华好了,当作给她的赡养费。其实,这笔钱很少,在农村也还只能维持基本的温饱而已。 张琼华在乡下,等了郭沫若一辈子,直到90多岁时间她离世,一生无儿无女。
1912年,郭沫若迎娶张琼华,大婚当晚,郭沫若见妻子长得不好看,转身就要走。这场
南妹小天地
2024-06-24 13:02:58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