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对历史的最大误解之一是:人们普遍认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这真是天大的误解,他不仅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还是一个非常有智慧、有谋略且努力的君主。 首先,他善于用人,诸葛亮在世时,他凡事听诸葛亮的。诸葛亮死后,他将诸葛亮《出师表》里列举出来的能人志士,全用上了,而且几乎每一个都“用到了死”。这些人,包括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可以说,凡是诸葛亮《出师表》里点名过的贤臣,他全都重用了。 其次,他善于协调各方关系。他在位期间,姜维从外面带兵回来,曾对刘禅说,应该把黄皓杀掉。黄皓是谁?是很多人心心念念想除掉的人,诸葛瞻在战败去世前,也曾哀叹“未能除掉黄皓”。 从黄皓和姜维的内斗可看出,蜀国内部实际也暗流涌动,充斥着尔虞我诈。可即便如此,刘禅在位41年,蜀国始终未爆发内乱。这足以说明,他在协调各方关系这个环节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拿姜维与黄皓之争来说,当姜维提议杀掉黄皓时,刘禅用一句话打消了姜维的杀念,他说:“黄皓只是小宦官,何苦非要杀之”?言外之意是:黄皓虽然想弄权,但他不足为虑,完全在我控制范畴之内,何必非要杀掉呢? 另外,诸葛瞻对刘禅说了很多姜维的坏话,刘禅丝毫未因此而对姜维有任何不好的看法,依旧让他带兵打仗,他甚至还让诸葛瞻和姜维也能“相安无事”。 如此强的协调能力,能是“扶不起的阿斗”?不能吧! 第三,坊间论证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的事件,不是虚构的,就是有待商榷,甚至反而能论证其英明的。 比如,说刘禅信任前文提到的黄皓,导致他弄权的种种,真实史书上的记载,黄皓并未弄多少权,他也的确在刘禅的掌控之中。 比如,刘禅在邓艾带着2万疲惫之兵打到成都时,他不战而降。这事,压根儿就不是事实,事实是:邓艾并非疲惫之师,也并非仅有2万人,他的人马越打越多;其次,他抵抗了,他曾派诸葛瞻率御林军前往绵竹和邓艾大战,可惜诸葛瞻最终全军覆灭。刘禅投降并非是“不战而降”,而是无奈之下做的最优选。 再比如,说刘禅“乐不思蜀”这事,其实也是杜撰的,这个典故的出处是《汉晋春秋》,说司马昭问刘禅是否思念蜀国,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 很多人以此认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只知享乐。可天知道,《汉晋春秋》是本野史书,也就是说,这里头的事,压根儿就是杜撰的。 就算刘禅乐不思蜀是真,站在谋略角度看,他不如此说,司马昭能放过他?既如此,他如此说,岂不正好证明他机敏,能审时度势? 最重要的是,若刘禅真是“扶不起的阿斗”,蜀国早就被他败光了,而不会在他手中存活了40年。要知道,诸葛亮死后,他以一己之力,坚持让蜀国存在了近30年,换个人,能做到吗? 综上,刘禅不仅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还是个合格的君王,是一个拼尽全力去守成的君王。他之所以没守住蜀国,与他并无太大关系,仅是大势所趋。 这么打比方吧,刘备开创了一家实体公司,他死时将公司交给秘书诸葛亮和儿子刘禅,诸葛亮制定了大量振兴实体经济的方针政策,他死后,刘禅坚决执行这些政策,并努力管理公司内外事务,可随着虚拟经济的兴起,他和众员工终于支撑不住,没能保住这家公司。 实体公司倒闭是公司老总不行吗?当然不是,事实是,他太行了。在虚拟经济兴起的时代,他能坚持让这家公司撑40年,已属奇迹!能创造奇迹者,必属能人。 特此,为刘禅正名,图为刘禅画像
世人对历史的最大误解之一是:人们普遍认为,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这真是天大的误解,
李满谈过去
2024-06-17 22:34:08
0
阅读:332
用户13xxx07
刘禅和朱由检都是一路货色 唯一区别 一在后宫折腾 一个大殿折腾。[得瑟]
虎囝囝
要是有一份不错的家业刘禅守住还是没问题的,魏和蜀汉国力的差距太大,魏国只要不自己犯错,一统是迟早的事
大唐圣狗蛋
有点能力,但谈不上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