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清朝其实有女科学家吗?她享誉海外,却在国内不为人知。这位女科学家名叫王贞仪

历史不惧孤 2024-05-25 20:58:32

您知道清朝其实有女科学家吗?她享誉海外,却在国内不为人知。这位女科学家名叫王贞仪,她身上有太多现代的、进步的气质,简直就像从现代穿越过去的!   作为清朝乾隆年代的科学家、数学家、文学家、医学家,王贞仪“墙里开花墙外香”——   2014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王贞仪的名字,命名了在金星上发现的环形山;   2016年,王贞仪入选海外畅销书《50位杰出女科学家如何改变世界》》,和居里夫人、吴健雄并列其中;   2018年,王贞仪再次被收录到海外畅销书《数学的反叛女性》中;   2019年,世界权威期刊《自然》将王贞仪评选为“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女性科学家”。   那么,这位杰出的女性,究竟有着怎样璀璨的一生?   1768年,王贞仪出生于江苏南京的一个书香之家。   因为受到祖父和父亲的影响,王贞仪成为那个年代少有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女性。   11岁那年,王贞仪的祖父王者辅去世,给孙女留下了75橱藏书,从此为王贞仪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16岁那年,王贞仪跟着科考落第的父亲王锡琛四处行医,父女俩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塞外关内。   那两年,王贞仪不仅学会了医术,还写了100多首记游诗,境界开阔、气势飞动。   其中有:   “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   王贞仪的雄心壮志,可见一斑。   除了写诗,王贞仪还跟着蒙古人学骑射,可谓是文武双全。   在那个闺阁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时代,王贞仪纵情山水、览尽山河,无疑是幸运的!   然而,见过大海的人又怎会迷恋山河,见过满天星辰的人又怎会甘于点点荧光?   18岁那年,王贞仪重返金陵,她已经跟那些闺阁女子完全不一样了。   她不习女红,也不急着嫁人。   每天,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研究天文和数学,搞科学实验。   在天文上,王贞仪以灯为日、以桌为球、以镜为月,试验出了月食的奥秘,写成了《月食解》一文,精辟地阐述了月食发生、月食和月望以及食分深浅等知识。   除此之外,王贞仪还在《地圆论》中,使用简平仪测算天星,根据每250里相差一度的数据,推算出地球是圆的。   在数学上,王贞仪把当时中国的数学法与西方的筹算法相结合,写出了通俗易懂的《勾股三角解》、《筹算易知》等书籍。   为了传播科学知识,王贞仪还开设了自己的私塾,甚至招收了男弟子。   这在那个年代,可谓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25岁那年,王贞仪通过自由恋爱,嫁给了宣城秀才——詹枚。   詹枚非常支持妻子搞科学研究,常常给她打下手。   因此,两人情投意合,感情甚笃。   王贞仪在闲暇之余,还写了不少诗,记录婚后的惬意生活。   “雨后晚凉多,衫葛含风细。 小摘庭前茉莉花,弱缕穿连蒂。 团扇叶芭蕉,闲坐荷花砌。 剥取池荷带湿看,莲子生还未。——《卜算子·夏晚》”   然而,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王贞仪的一生短暂如流星,她仅仅活到29岁,就因病去世了!   弥留之际,王贞仪对丈夫说:   “君门祚薄,无可为者。我先君死,不为不幸。平生手稿,为我尽致蒯夫人,蒯夫人能彰我。”   她嘱咐丈夫,把自己一生的手稿,交给闺蜜蒯夫人保存。   蒯夫人果然不负重托,她让自己的侄子——著名学者钱仪吉,将这些作品整理成册并出版。   在整理过程中,钱仪吉对王贞仪的才华不胜赞叹:   “贞仪有实学,不可没,班惠姬后一人而已!”   他认为,王贞仪是班昭(东汉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之后的头号女学者!   王贞仪去世没几年,詹枚也亡故,两人没有留下子女……  

0 阅读:108
历史不惧孤

历史不惧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