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是一定还会获奖的。国内批莫声越高,莫言获奖的几率就更高。这是西方向中国思想文化领域注射的毒针。 西方的嗅觉很灵敏,就像牧羊犬一样。当社会主义的中国出现一个莫言时,他们眼睛一亮,如获至宝,仿佛看到了一棵新苗。于是,就像当年俄罗斯的索尔仁尼琴一样,给莫言也发了一个奖,试图让莫言成为某一种颜色的代表。 然而,西方低估了中国。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现在中国的普通老百姓的鉴别水平这么高,免疫力这么强。进入网络时代,信息化高度透明,中国人对西方的伎俩早就看得入木三分。尤其是苏联解体后,对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入侵,警惕性更高。民间自发的一波接一波的批莫浪潮,早已不是普通意义的争吵和纷争,而是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一场尖锐的保卫战。 这一次美国又有人给莫言发奖了。随着国内批莫声浪的此起彼伏,西方给莫言发奖的几率也会水涨船高。原因很清楚,当下的西方还舍不得丢弃莫言这枚棋子,还会下注。 颁诺奖,莫言去了。卑躬屈膝,低头哈腰的样子至今仍遭到国人的唾骂。尤其是那颁奖词,国人无不怒不可遏。 这次美国颁奖,莫言没去,搞了个代理人。其实,在批莫的巨浪声中,莫言是畏惧的。估计,即使以后有第三次、第4次的奖,莫言也是缺乏勇气去领的。甚至,可能会出现索尔仁尼琴一样的拒绝。 那么,为什么?尽管莫言把家乡比喻成“宽滑的肛门和无臭的大便”,但他是绝不会离开的。因为,一但离开,西方必然弃子,他的价值一点也没有了。
莫言是一定还会获奖的。国内批莫声越高,莫言获奖的几率就更高。这是西方向中国思想文
米儿锐评文化
2024-05-18 13:16:10
0
阅读:81
十步一杀
两个字,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