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体育生左膝长骨瘤医生错切右膝#这种事故,越是大医院越容易发生。因为大医院里手术多,主刀医生很少直接管床,而管床医生又没资格主刀,一旦交接出问题,就会开错刀。
最著名开错刀的事,莫过于1993年年12月22日上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由于医护人员的粗心大意,竟将两个不同病因等待手术的患儿搞错:一个本该做扁桃体剥离术的患儿竟被开胸误做了心内修补术;而另一个该做心内修补术的患儿竟被摘除了扁桃体。
我刚工作的时候,就见过一位主任开错地方。病人左腹股沟斜疝,医生在右腹股沟上开了一刀。术中发现不对,马上向病人和家属道歉明说了。
病人很大度,没有责怪医生。因为这医生救过病人家人的命,这一次也是慕名而来,找医生开刀。
但是这件事,我牢记在心,心中警钟长鸣,每次手术前,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全民慢病健康科普计划#
以前,大医院里类似错误挺多的。吸取了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后,我国大部分大医院,都会规定,病人在送手术室前,手术组成员必须在病人手术部位用大油彩笔标记手术切口的位置。
很多年前,此制度在我们医院实行时,也让人觉得很好玩。
没有标记手术切口位置,手术室就不接收病人。可口腔内、鼻腔内、耳内、膀胱镜、阴道镜或者肛门内这种手术如何标记?
所以就出现了手术病人嘴巴一圈、鼻子上,耳朵上,肛门周围都被医生用红油彩笔画圈圈的事。
病人送手术室,有一套制度:简称三查七对。
1、接病人时,由病房护士和接病人的护工核查,要核查对病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这一套,在进手术室前,由手术室护士和送病人的护士再校对一次。
2、手术前,巡回护士和麻醉医师或者手术医师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按要求摆好床位。
从理论上讲,这样做,可以避免开错刀了。
但是,我作为外科医生,在病人被麻醉前,还是要再一次校对这些信息。
特别是一些左右对称的器官,比如乳房,斜疝之类,不仅术前自己标切口,麻醉前还要再确认。甚至,下刀前还要再次确认。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怕开错刀。
广西百色这起开错刀的事故,幸好病人是良性病变,不需要截肢,所以手术只是切开正常膝关节,发现不对,可以马上缝合。
这样只是无故增加了创伤,还没带来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