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空气净化器,大家最容易被“CADR 值”吸引。无论是电商详情页还是宣传广告,CADR(洁净空气量)通常会被重点标注。很多人因此形成了一个直觉:CADR 值越高越好。但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讨论。
1. CADR 值是什么?CADR,全称 Clean Air Delivery Rate,直译为“洁净空气量”,指空气净化器在单位时间内能提供的洁净空气体积,通常以 m³/h 为单位。
它由实验室在特定条件下测试得到,反映了净化器对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如甲醛)的净化速度。数值越大,理论上代表净化效率越高、适用面积越大。
通俗理解:
CADR 就像是空气净化器的“马力”。
马力越大,单位时间能处理的空气就越多。
2. CADR 高并不等于适合你很多人买车时不会只选马力最大的车,而会考虑用途、空间和油耗。空气净化器同样如此。
适用面积:国家标准(GB/T 18801-2022)给出了 CADR 值与适用面积的换算公式:
举例:CADR=500 m³/h,大致适合 35–60 m² 的空间。如果你家卧室只有 15 m²,却买了 1000 m³/h 的机器,看似性能强劲,其实是“马力过剩”。
噪音与能耗:CADR 高往往意味着风量更大,而更大的风量会带来更高的噪音和功耗。如果使用场景是卧室,可能会影响睡眠体验。
体积与美观:高 CADR 的机型通常意味着更大的机身和滤网,对小户型或需要移动摆放的用户并不友好。
3. 为什么“够用”才是关键?空气净化的目标是 让室内空气达标,而不是一味追求指标的“过剩”。
健康效益的边际递减:当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已经降至安全标准(如 PM2.5 ≤ 35 μg/m³),继续提高 CADR 对健康收益的提升并不显著。
长期运行稳定性:一台机器的滤网寿命、气密性、长期运行的衰减情况,往往比单次测试下的 CADR 值更能体现实际体验。
实际使用环境复杂:家庭环境不是实验室,不同的户型布局、门窗通风情况都会影响净化效果。此时“合适的 CADR + 合理的放置 + 良好的使用习惯”比单纯追求更高 CADR 更重要。
4. 如何选择?如果你在挑选空气净化器,可以参考以下几个维度:
先看适用面积:结合房间面积和层高计算所需 CADR,大致留有 20% 余量即可。
再看其他指标:如 CCM(累计净化量,反映滤网寿命)、噪音水平、能效等级等。
结合实际场景:卧室需要静音,客厅适合大 CADR,儿童房更要关注气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结论CADR 是空气净化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但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CADR 值过低,确实无法保证净化效率;
CADR 值过高,也可能带来噪音、能耗和价格的浪费。
最合理的选择,是匹配你房间面积、满足日常需求、在舒适度和能耗之间取得平衡的机型。换句话说,不是越高越好,而是“刚刚好”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