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租房,但完全没踩雷。”推开有巢公寓豆各庄店A1户型的房门,1998年出生的王小豆笑着迎上前来。30多平方米的开间洒满阳光。截至10月底,北京已全面完成年度保障房建设任务。其中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万套(间)。

有巢公寓项目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859间,主要面向35岁以下年轻人,这一群体占比达70%左右。虽然9月24日刚开业,但项目入住已接近一半。
这个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的项目前身为大兴区集体土地入市流转试点项目,于2025年10月开业,提供1500余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其中200套(间)面向城市公共服务人员配租。
近日,北京印发2025年第二批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计划,包括新建项目17个、房源1.98万套,筹集项目7个、0.24万套,竣工项目7个、房源0.81万套。记者注意到,在北京市2025年第二批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计划中,保租房“一间房”(公寓型)和“一张床”(宿舍型)产品占比达98%,其中宿舍型房源占40%,较第一批计划中85%的比例大幅提高。这一变化体现了对新市民、青年人和城市服务群体的精准保障。
在新一批计划中,更多类似项目正在推进:经开区路南区N17地块将提供2390套蓝领公寓,为企业技术工人营造经济舒适的居住环境;昌平区南百路百善段108号院等3个改建项目计划提供约2300间房源,精准对接周边高校和医药企业人才;顺义区张喜庄集租房二期可为周边企业职工提供2235套(间)住宅型、公寓型和宿舍型租赁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