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的警察抓了一个流浪汉,因为没有暂住证,就把他带到了收容所。到了那里,警察让他填表,写上籍贯和姓名。这个流浪汉写上了“王耀军”三个字,警察看到后,赶紧问他是不是真的叫这个名字。 那一年,王耀军刚刚渡过他最艰难的日子。一场急性精神疾病几乎夺去他的性命,也让他失去了工作和家。此时的他一无所有的流浪街头,成为这个摩登都市中最不起眼的路人。 然而,正是这位仿佛一无是处的男子,身上流淌着最纯净的诗的血液。多年以后人们回忆起他来,无不对他的坚韧顽强和满腔热血致以崇高的敬意。 1991年冬,王耀军在火车站被抓了起来。值勤警察发现这个衣衫破旧的人,填写表格时字迹出奇地工整流畅。 出于好奇,警察追问他的学历背景。没想到眼前这个落魄的中年男子,竟然就读过高中,甚至拥有过上大学的机会。 王耀军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兄弟姐妹多达5人。父母靠种地维持生计,但仍尽力供他上学。 靠自己的努力,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县里最好的高中。那一刻,站在讲台上发表入学演说的王耀军,心中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但是,命运跌宕多变。高三那年,一次意外导致王耀军错过了高考。随后不久,他的学位还被一个有钱有势的城里孩子顶走。一夕之间,阳关道断,王耀军黯然离开学校,不得不放弃升学。 抱着对文学的热爱,王耀军孤身他乡来到上海谋生。他做过很多临时工作,比如建筑工人、制衣工人等等。这些岗位虽然辛苦,但却成为日后王耀军创作的重要素材。 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诗歌与文字的热爱,有时候甚至在工地围墙上홦笔疾书,将生活感受与体会化作朗朗上口的诗句传世。 上海是一座擅长打磨创作才华的城市。在这个遍地文人墨客的地方,王耀军的诗歌很快在文学界崭露头角。 20世纪80年代,他活跃于各类文学刊物,发表大量富有张力与思考的作品,倍受好评。一时间,王耀军成了当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然而,就在王耀军逐渐步入巅峰之时,又一次意外病症降临。在某个寒冷的深夜,王耀军在家中突发急性精神病,直接被送进医院的 ICU。为了积攒高昂的医疗费,他不得不卖掉自己的一切物品,最终还是无力偿付。 走投无路后,王耀军擅自出院,再次过上了无家可归的流浪生活。在火车站、路边、桥洞下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可这些艰辛的经历,却丝毫没有磨灭他的诗情画意。 反而,浅尝人生之苦的王耀军,写出了更加沉痛苦涩的佳作。无论内心多么孤独,他仍然选择用诗化解心中的惆怅。 为了生计,王耀军还在墙上写起了商业广告。他为那些小商小贩写的口号与广告词惊艳无比,一时间被无数商户争相请来。 尽管如此,他所获佣金的每一分钱都会捐赠给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们。正如那句脍炙人口的诗所讲:“一个不留一点/给自己的人”。他的慷慨,已经融入骨子里。 2012年冬,王耀军在河南开封一家小医院里离世,终年61岁。他留给世人的,是串串凛冽动人的诗篇。 它们折射出一个跌宕起伏又倔强不屈的灵魂。开封市委宣传部为纪念这位当代诗人,还专门举办了主题展览活动,永远铭记他的诗与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的警察抓了一个流浪汉,因为没有暂住证,就把他带到了收容所。到
大带社会
2024-03-21 10:03:06
0
阅读: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