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新四军两名武林高手战士,乔装打扮深入虎穴,在日军的眼皮底下,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暗杀行动,击毙罪大恶极的大汉奸刘赐胜,堪称教科书式的暗杀行动。 植品山教导员站在新四军便衣大队的指挥部,手里紧握着刚刚从明光镇传来的报告,眉头紧锁。面前的桌上,摊开一张明光镇的地图,标记着几处关键点,其中最醒目的便是刘赐胜经常出没的几个地点。植品山知道,这是一次充满危险的任务,但为了民族的大义,这个恶人必须除掉。 “教导员,我们真的要去吗?这不是明摆着送死?”张士根和徐征发站在植品山面前,表情严肃。 植品山瞥了他们一眼,声音冷硬:“你们是新四军的战士,更是武林中人,胆小怕死的话,就不配穿这身军装。刘赐胜这个汉奸,残害同胞,背叛祖国,我们若不除掉他,还有谁去?” 两人对视一眼,最终紧握拳头:“遵命!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植品山交给他们详细的作战计划:“明光镇的地形你们已经了解,刘赐胜每天的行动路线和习惯也掌握清楚。这次行动,你们要像影子一样,无声无息地接近目标,切记,不要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两人收下任务书,转身离开指挥部,踏上了前往明光镇的征途。明光镇,一个看似平静的小镇,实则暗流涌动,危机四伏。为了更好地了解情况,张士根和徐征发分别化名,混入镇上的百姓中,开始了他们的侦查任务。 张士根变装成一名普通的游客,而徐征发则扮作一名小贩,两人各自行动,搜集刘赐胜的行踪信息。通过观察,他们发现刘赐胜每天清晨都会到镇上的一个茶馆喝茶。经过几天的踩点,两人决定在茶馆附近设下埋伏,利用刘赐胜的习惯,执行暗杀计划。 徐征发轻巧地将担子摆在肩上,每一个动作都显得自然而不引人注目。他缓缓行至茶馆门口,故作无意地撞向了刘赐胜的一名手下,担子上的番薯散落一地。手下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大声斥责徐征发的笨拙。徐征发低头道歉,似乎是个毫无威胁的普通农民,但他的眼角却紧紧盯着刘赐胜的动向。 刘赐胜对这小插曲不以为意,继续大步向茶馆内走去。他的两名手下却因为这一撞,开始对徐征发拳打脚踢。徐征发在接受几下打击后,突然一个翻滚,躲开了攻击,这一刹那,他的真实身份似乎被暴露了一丝。但他很快又回归到了那个卖番薯的农民形象,低头忙着捡起地上的番薯。 此时,张士根在茶馆内已经注意到外面的动静,他没有立刻行动,而是继续观察着刘赐胜的一举一动,等待最佳的时机。刘赐胜进入茶馆后,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开始悠闲地品茶,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外面的混乱。 张士根缓缓地把茶杯放下,眼睛不动声色地扫过茶馆内的每一个人,确认除了刘赐胜和他的手下外,没有其他的威胁。他知道,一旦行动开始,茶馆内外的百姓可能会陷入危险之中,因此必须谨慎行事。 外面,徐征发已经将番薯捡完,又开始挑着担子四处走动,仿佛在寻找下一个买家。他的动作中透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待,每走一步,都离刘赐胜的最终命运更近一步。 就在这时,茶馆内的张士根看到刘赐胜起身向门外走去,这是他等待的时机。他迅速从座位上站起来,跟在刘赐胜后面,两人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以免引起对方的警觉。 刘赐胜走出茶馆,正准备向街道另一侧走去,徐征发则似乎偶然地从另一个方向接近。就在刘赐胜和他的两名手下通过一个狭窄的巷口时,徐征发突然将担子一放,迅速掏出藏在番薯下的短枪,对准了刘赐胜的两名手下。 几乎在同一时间,张士根也行动了,他从怀中抽出事先准备好的匕首,直扑刘赐胜。刘赐胜感到危险,下意识拔出腰间的手枪反击,但在这生死关头,张士根的速度更快, #MCN首发激励计划#
1943年,新四军两名武林高手战士,乔装打扮深入虎穴,在日军的眼皮底下,上演了一
诸葛利剑
2024-03-18 17:42:41
0
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