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子得知丈夫竟出轨她表妹。愤而离婚。多年后儿子结婚,想让爸爸来出席婚礼。她
阿乐的情感
2024-03-05 11:42:49
上海,女子得知丈夫竟出轨她表妹。愤而离婚。多年后儿子结婚,想让爸爸来出席婚礼。她坚决不同意。儿子生气地说:那你们都别来,我不结婚了。前夫一番话却揭开埋藏21年的真相。
(案例来源:上海幸福魔方)
王女士和儿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上,母子俩脸上都挂着一层寒霜。
“妈,我求您放下跟我爸的恩怨,让他来参加我和倩倩的婚礼吧。”
“他背叛了家庭,伤害了我们,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他!婚礼上有他没我,有我没他!”
王女士语气冰冷,没有一点商量余地。多年前那一幕,至今想起来仍是痛苦。
那一年,远房表妹王芳来投奔她,她看着表妹穿着破烂的衣衫,心疼万分。
那晚,她跟丈夫商量,准备自己掏钱供表妹上学。
她是从穷山村走出来的。她知道,如果她不资助表妹,那么表妹的结局大概会跟她一样,读不了书,上不了学。
而这,不是她愿意看到的。
丈夫支持了她的想法。
王女士为丈夫的大度而感动。她想去找个工资高的。而当时的情况下,工资高的,只有上夜班那种轮班制。
为了多挣钱,她去上轮班,夜班时,孩子只能跟爸爸睡。
她做的一切。让王芳很感动。
为了回报表姐,她总是趁着节假日或礼拜天,来帮表姐做家务。
一切都那么美好,然而王女士不知道,从她答应资助表妹那一刻起,就为自己的小家埋下了祸端。
王芳大三那年,王女士因为每天上夜班心力交瘁时,却接到表妹的来电。
王芳说:“姐,你为了供我上学这么辛苦,又经常上夜班不在家。孩子挺可怜的。我以后住到你家,给姐夫和孩子做饭做家务。还能照顾孩子。”
王女士觉得表妹长大了,知道替她分担了,很欣慰。
然而,她做梦都没想到,正是她这次的答应,加速了她婚姻快速破裂。
三个月后,她就听到了邻居的风言风语,再联想到看到的一幕幕可疑现象,她决然出手,先是把表妹送走,接着跟丈夫大吵大闹。
吴先生承诺她,绝不会离婚。
但王女士却不相信,她去丈夫单位闹,最终夫妻离婚,7岁的孩子判给父亲。
两年后,吴先生把工作调动到王芳老家,并和王芳结婚。
婚后,他把儿子送给王女士。
之后, 王女士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因为受过伤害,她不再相信感情。
多年来,她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成人,儿子大学毕业后谈了女朋友。原本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可就在她暗自欣慰时,儿子却突然提出,要让父亲也参加婚礼。这是她不能接受的事情。
于是,就发生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儿子看劝服不了她,就拉着她去参加调解节目,准备让主持人和观众说服母亲,答应父亲参加他的婚礼。
调解现场,吴先生出来跟王女士道歉,他恳求前妻:当年的事情,是他们两个人的事,不该让儿子受到波及,不能让儿子的婚礼留下遗憾。
但王女士却尖锐地质问他:你早知道伤害儿子,当初干嘛出轨?
没想到,吴先生却说,他从未出轨,接着,他讲起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那时候,他因为热爱写作,把自己耽搁成大龄青年,父母一再催婚,不得已才跟王女士结婚。
婚后,他发现两个人之间的文化差异,沟通很困难。
之后,王芳来到家中,看到他写的那些东西,总会给出深刻看法 这让他感到欣喜,觉得自己在情感上遇到共鸣者。
可妻子却听信谣言,非说他跟王芳有不正当关系,不仅在家里闹,还到他单位去闹。
事实上,他当初只是精神出轨,他也从未没想过要离婚。是妻子的大闹把他推向王芳那边。
离婚后,他为了证明自己,两年后才跟王芳结婚。
为了顾虑妻子的感受,他更是把工作掉到王芳老家。
为了不让妻子一个不那么孤单,他宁可舍弃自己对孩子的抚养权,把儿子送给前妻。
虽然他把孩子送给前妻,但孩子的生活费,抚养费,等所有费用都是他出的,而且只多不少。
这件事在法律上该如何解读?
1、吴先生说他只是精神出轨,他真的没错吗?
网络上有句话:精神出轨比肉体出轨更狠。
虽然在法律上,精神出轨无法界定。但吴先生这话分明是在为他自己开脱。
如果没有王芳的出现,相信他们的婚姻会一直维持下去。
所以,王芳的出现,加速了他们婚姻的解体。
2、王女士无权阻止前夫参加儿子婚礼。
《民法典》第5条规定: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虽然我们能理解王女士心中的痛苦,她信任并供养的表妹以这样的方式拆散了她的家,她自然生气。
可孩子结婚,自然希望父母参加自己的婚礼,可王女士却以这样的方式让儿子为难,违背了自愿原则。
大人再有矛盾,儿子结婚是大事,自然要放下一切恩怨,以孩子为重。
3、如果当年吴先生婚内出轨,他违背了婚姻忠实原则。
《民法典》第1043条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维护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如果吴先生婚内出轨,则违背了婚姻忠实原则。
每一个走入婚姻中的人,互相忠诚是底线,正因为他当初的不守底线,才造成儿子如今的为难。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