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中,为啥很少有劫持人质、主将的事情发生?
这个要感谢夏侯惇!
曹操攻打陶谦时,后方被吕布偷家。
幸亏夏侯惇镇守濮阳,保住了曹老板的底裤。
吕布派人诈降夏侯惇,元让中计了,被叛军劫持,要求交出宝物和粮草。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夏侯惇的部将韩浩率兵守住门口。
韩浩一方面斥责叛军:“你们这些叛逆凶徒,竟敢劫持大将军,还想活命吗?”
另一方面又流着泪“安慰”夏侯惇:“我能拿国法怎么办呢?”
韩浩命令士兵攻击叛乱者,毫不顾及人质的安全,叛军惊慌失措,只好磕头投降。
韩浩骂了他们一顿,然后……把他们全杀了。
夏侯惇侥幸得救。
曹老板后来听说了这件事情。
曹操夸奖韩浩说:“您的做法可以作为万世的楷模。”
之后,曹操发布命令:如果后面出现劫持人质的现象,一律全力打击,不用顾及人质。
从此以后,劫持人质的事情就绝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