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之间,不论什么关系,请一定记得这条人际关系定律1、总想改变别人,只会让自己

渺恋爱 2024-02-21 19:51:42

成年人之间,不论什么关系,请一定记得这条人际关系定律

1、总想改变别人,只会让自己痛苦

心理学上有个“投射效应”,指的是:

人们总倾向认为别人的思维和习惯是和自己一致的。

正如诗中所说: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

大多时候,一个人一旦发现别人和自己所想所为不同,就会想要改造他人,以使彼此“步调”一致,进而获得确定感和安全感。

可是,每个人的三观和认知都是在自己的成长环境中,日积月累形成的。

想要改变自己都已不易,更何况是改变他人?

《人间值得》中写道:

“千万不要尝试去改变一个人,那样不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还会让自己处在痛苦之中,无法自拔。”

人与人之间,最委屈无奈的处境就是——

“我这都是为你好!”

“可我觉得一点都不好!”

伴侣总是熬夜,你好意提醒,结果对方不但没有改变,还埋怨你总是唠叨;

孩子经常拖拉,你各种督促,结果反而毫无变化,自己还筋疲力尽;

父母总吃剩菜,你反复劝说,可他们却充耳不闻,还说你不会过日子。

总是想把对方改造成自己希望的样子,生活只会矛盾不断。

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重要的,是“己所欲勿强施于人。”

2、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病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做什么事情最难?”

泰勒斯回答:“改变自己。”

又问:“那么,做什么事情最容易?”

泰勒斯答:“给别人提意见。”

深以为然。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贴主说自己的父母已携手三十多年,两个人的感情让身边很多人都很羡慕。

可事实是,两个人的生活习惯其实有着很多不同。

母亲做事总是井井有条,父亲却洒脱任性,不喜欢束缚。

母亲每次出门前都会精心打扮,父亲却很厌烦这些窸窣小事。

吃饭的时候,母亲总是把鸡切得很规整,父亲却专挑鸡翅和鸡脖吃。

有段时间,父亲痴迷钓鱼,有次出差,花了很多钱买回了一根钓竿。

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觉得他太任性,花钱大手大脚。

可父亲依旧如此,不以为然,还笑呵呵地说:“钱不就是用来花的?花完再赚。”

母亲终于明白,想要改变他太难,不如改变自己,接纳现实,过好日子。

从此,她不再干涉对方的生活。

就这样,两个人相互扶持,宽容以待地走完了一生。

佛曰:“不可说。”

这世间的很多事,不是说了就能改变的,唯有自己的经历和醒悟,才能让自己改变。

正如《道德经》中所说: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说得再多都没用,不如不说。

我们身边,总会有人和我们的思维不同,观念向左。

费劲心力去改变别人,其实非常困难;改变自己想来觉得很痛苦,但却更简单。

在这个世上,最高级的三观就是,能接纳别人和自己的不同。

3、成年人只筛选,不改变

前段时间,去到朋友家。

看到她的花养得很好,非常羡慕,而我家里的花总是养不好,于是就请教她如何养花。

她狡黠一笑说:

“我养花有个原则,只筛选,不驯化。”

她说自己并不是有多擅长园艺,不过是那些被自己的养死的花我没没有看到而已。”

养花就像与朋友相处一样,不同频的会告别,而有缘的人自会留下。

就像作家庆山所说:

“只是看着有哪些人会自动消失。

然后,留下来的那几个,就是朋友。”

有些人,因热情而相识,渐渐发现三观不同,磁场各异;

有些人,因相知而相逢,走着走着就慢慢淡了,散了。

与其费力改变,不如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筛选规则。

不是所有的鱼都能生活在同一片大海,道不同不相为谋。

有人曾问比尔·盖茨:“那么是如何培养出这些优秀人才的?”

比尔·盖茨回答:

“人是由过去的环境和经历造就的,所以不能培养,只能筛选。

我们能做的,只是把合适的人从人群中筛选出来,而不是把不合适的人教育好培养好。”

这真是莫大的智慧。

同频共振,实属偶然,要好好珍惜;

三观不同,不过常态,不必去纠结。

成年人只筛选,不改变。

04

心理学家荣格说:

“不要试图改变别人,你能做的是像太阳一样,发出你的光和你的热。”

改变别人从来不是生活的捷径,而是灾难的开始,最终以周而复始的吵架结束。

改变别人是一种自我消耗,改变自己才是成长。

往后余生,愿我们只坚守本心,不期待他人改变。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和谐的平衡点。多行善事,莫强求他人。

0 阅读:106
渺恋爱

渺恋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