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同志牺牲后,主席的悼念诗词尘封了83年,恸声悲歌催战鼓!
主席先后有三位妻子,其中要说他最爱并且最难以忘怀的夫人就是杨开慧。因为主席传世的诗词有近四十首,其中有七首是写给女性,而这七首中就有四首是写给杨开慧同志的。可以说杨开慧同志在主席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而一首主席悼念夫人杨开慧的诗词——《蝶恋花·向板仓》更是尘封了83年之久,2014年公布之后,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许多人说为何这首词尘封了83年后才公布?是因为悲愤、愧疚还是复仇的怒火?种种问号都成了人们心中无法解开的疑惑。
我们先看一下《蝶恋花·向板仓》,意思是面向板仓悼念杨开慧:
霞光褪去何凄楚,
万箭穿心不似这般苦。
奈何吾身百莫赎,
待到九泉愧谢汝。
无感霜风侵蚀骨,
此生煎熬难与外人吐。
恸声悲歌催战鼓,
更起刀枪向敌仇。
————毛泽东, 一九三零年寒冬
“霞光褪去何凄楚,万箭穿心不似这般苦。”,杨开慧,号“霞”,字云锦。毛、杨两人热恋时,互相以“霞”、“润”相称。诗词开头两行,主席首先用象征与比兴手法,表到达了夫人杨开慧牺牲后,心情极度悲伤。杨开慧同志在主席内心的位置特别重要,她就像心中的暖阳就此消失,对主席的打击非常大。他的内心凄楚、痛惜、哀婉,就像是万箭穿心一般让人痛苦万分。
“奈何吾身百莫赎,待到九泉愧谢汝”。对于杨开慧同志的牺牲,主席深感自责与负疚,哪怕有一百种挽救办法,或者死一百次来赎回你的生命,可惜都难以实现。只有将来下了九泉,才能怀着深深的愧疚与感恩去道歉致谢了。
这短短四行词,句句都是肺腑之言,真情流露。那么主席为什么对杨开慧同志的牺牲如此悲痛深情呢?因为那个年代自由恋爱格外珍贵,主席爱上了杨开慧同志,而杨开慧也对主席情有独钟。
杨开慧同志在牺牲前几年,写了很多手稿情书,其中就有记录她情窦初开,第一次见到主席时的印象:“第一次初见,你的言谈举止,忧国忧民、雄心救国的宏图壮志,使我深感你是个不平凡的男子,令我着迷。喜欢听你讲话,几天不见就心烦意乱,坐卧不安。”主席那出类拔萃的品格,博学多才的学识,一直吸引着杨开慧同志的特别关注。
快乐e家
伟人的一生就像一本书,越读越觉得如宇宙般浩瀚而又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