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过春节各不相同: 1、40、50年代的人过春节,这个年代的人都是70多岁的老人,子孙满堂的年龄,他们非常注重春节形式,老规矩、老习惯一点没变,三十晚上要洗脚,初一不扫地,不过破五不让动剪刀,烧香、上贡品,蒸枣山馒头等等,这些过年的风俗习惯依然,另外,老一辈更加看着全家人一起过春节,期待团团圆圆。 2、60年代的人过春节。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更多的继承了老一辈的传统,过节依然喜欢置办年货,炸、蒸、煮等等,喜欢操办很多,也注重传统形式,他们内心也希望儿女都能回家过年,但是他们更体谅孩子的不容易,宽容,尊重子女的选择。 3、70、80年代的人过春节。这个时代的人都是四五十年龄的中年人,也是压力比较大的一群人,上有老下有小,这群人过春节最累,要考虑父母的心情,尽量回到父母身边团聚,要准备过年的礼品、红包,过年是个大花销。 4、85后、95前的人过春节。这代人还算是比较注重春节的人,不过他们没有70后辛苦,他们的孩子还没长大,还是收压岁钱的年龄,再加上父母还年轻,大多数的人都孩子啃老,过年也没有很大的压力。 5、95后的年轻人过春节,主打流行旋律,随心所欲,最不喜欢条条框框,更不喜欢回家过年,不是怕花钱,而是怕催婚。 6、00后的孩子过春节。什么风俗习惯都不知道了,大学毕业的孩子追捧春节出去旅游,还在上学的孩子,放假后不是宅在家里打游戏,就是出去跟同学聚会,过年对他们来说就是放松,甚至有的孩子,一部手机就是全部,对过年完全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不喜欢走亲串友,也不喜欢参与春节活动。 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过年是既盼望又平常的事情。盼望的是全家欢聚一堂的情景,冷清了一年的家里终于有了很多人,儿孙满堂,绕其膝下,享受片刻的喜悦。 平常是因为他们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春节,一年又一年,年年如此,过年对他们来说就像四季交替那样平常。 那么孩童以上,未及中年的一群人,处于青春正盛的年龄。 这个不是孩子又不算成人的年龄,有人说这是最值得感谢的年龄,是想一直活下去的年龄。 但是,也是尴尬的年龄,他们的内心一半装着孩子气的童真,一半盛着成年人的现实,过年也是这样。 而我们,总是一边抱怨现在过年没有年味,一边期待着过年,试图将记忆中的过年和现在的过年重合。 我们在过年狂欢,借着新年怀念童年,因为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辛酸。 如同我们的一样的中年人,把过年当成一种仪式,和过往一年中的自己不停的告别,迎接新的自己,期待新的一年,我们有更好的开始和收获。 无论如何,我们始终都是处在游刃有余,波澜不惊、战无不胜、但又辛苦奔波的中年阶段。 过年时,我们总是寄予来年的自己很多美好的期许,然后我们在来年的生活中不断的努力,为期望,为梦想,为家人,哪怕很多事情不断地一件件破灭,但也无法改变我们热爱生活地初衷。 新年伊始,我们怀着美好的憧憬上路,期待2024年是丰收满满的一年。
我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过春节各不相同: 1、40、50年代的人过春节,这个年
王姐日记
2024-02-13 21:06:5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