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春晚节目赏析——《百鸟归巢》

开心说洗护 2024-02-08 12:26:01
百花齐放,百鸟归巢,一缕回荡千年的“南音”迎着春风吹入了千家万户。 青年歌手谭维维携手世界级非遗“南音”艺术家演出歌曲《百鸟归巢》。“南音”非遗传承人将“南音乐器四宝”带上舞台。 “四宝”属于南管“下四管”乐器的一种,又称为“四块”,竹制,约长25厘米,宽3厘米,厚1厘米。演奏时,左右手各持二片,以拇指与手掌挟住,借着手腕快速振动,使竹片相互撞击,或左右手互击,使其发出像琵琶般连续的声响,形如双钟上下飞舞。随着旋律与节奏,可变化出多样的打击姿势。 《百鸟归巢》与《梅花操》《走马》《四时景》并称为南音的“四大名谱”,即“四、梅、走、归”。《百鸟归巢》是一首描绘禽鸟特征、异彩生动景象的乐曲,全曲包括六个乐章:凤翔阿阁、喜鹊穿花、鸳鸯戢(jí)翼、流莺争树、群鸦投林。花和鸟都是富贵吉祥的象征,传达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演唱,也是极为应景的。 《百鸟归巢》是一部打磨了近2年的创新作品。据词作者喻江回忆,她写出了第一版歌词,歌手谭维维及主创团队为了积累作品素材,专门赴南音的发源地福建泉州采风,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深入了解了南音的历史背景、演奏规则、曲谱曲牌后,团队带着素材回到北京才最终创作了这部作品。 本次谭维维与南音传承人的跨界合作,在古乐流芳的同时,又融合了流行风格,再利用XR舞台虚拟场景、360度自由视角等科技手段,《百鸟归巢》呈现出一幅震撼人心的百鸟归巢图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惠泽九州、光照四方的魅力。 “⼯⼯⼯⼯六阝六⼯乂,⼯乂下⼠下下乂”,古谱记录的“南音”听起来雅致悠远,如人倾诉娓娓道来。谭维维空灵飘逸又富有张力的嗓音特点,运用流行音乐的编配方式,在古老与现代兼容并蓄的艺术处理中,呈现出一幅百鸟翱翔的吉祥盛景。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