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列宁遗体年维护费达100万,民众要求下葬,普京:我在谁也不能动

列宁,这位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他的一生,虽短暂却光辉灿烂,为苏联乃至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留下了浓墨重彩

列宁,这位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他的一生,虽短暂却光辉灿烂,为苏联乃至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18年8月30日,当天列宁在米赫尔松工厂刚演讲完,一位妇女走过来和他聊天。就在这时,枪声响起,有3发子弹向列宁射来。不幸的是,一发击中其肩膀,一发打中胸部。而身旁的妇女却当场被击身亡。历经抢救,列宁捡回了一条命。

他遭遇暗杀后,虽然生命无大碍,但身体却大不如前。然而,他并未因此放弃革命事业,很快又废寝忘食的工作,期间两次中风。直至1924年1月21日因操劳过度而逝世,享年仅53岁。他的离世,无疑是对苏联乃至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打击。其出殡时,苏联90万民众自发为其送行。

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领袖,苏联决定长期保存列宁的遗体,供后人瞻仰。为此,他们特意打造了水晶棺,并请来了全球顶级的生物学家、解剖学家等专家共同商讨遗体保存事宜。

之后由于爆发二战,面对德军的围攻,在转移列宁遗体过程中,因为保管不当,导致细菌入侵,发生腐蚀,身体大部分被切除,加上科研需要,最后只剩下头部是完好的。其他都是用蜡作替代。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承担了保管任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遗体保存的成本逐渐显现,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据了解,为了维持列宁遗体的保存状态,每隔5年,就需要进行取样化验,每周还要进行防腐处理。这些工作,年花费起码上百万元。这对于经济发展缓慢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一个负担。

近年来,有关将列宁遗体下葬的呼声越来越高,曾一度过半民众认为,让列宁下葬是最好的选择,毕竟苏联时代已经过去。然而,这一提议却遭到了俄总统普京的坚决反对。

他表示:“有我在的一天,列宁的遗体谁都不许动!”在普京看来,列宁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遗体不仅仅是一具尸体,更是俄罗斯历史、发展和文化的象征,吃水不忘挖井人。保存列宁的遗体,就是向世人展示俄罗斯对于历史的尊重和传承。因此,无论如何都不能动。

但高昂的维护费用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基本的防腐工作开支外,列宁遗体身上所穿的衣服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些衣服可不普通,是特质面料,需要进口,价值不菲。这些衣服每三年就会更换一次,换一次要3万美元左右,但现在由于资金问题,只能进行最基本的清洁工作。

面对这一困境,普京也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他们希望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以确保列宁遗体的长期保存。同时,他们也在探索新的防腐技术和方法,以降低维护成本。

如今,列宁的遗体已经成为了莫斯科红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瞻仰这位伟大领袖的遗容。他们或驻足凝视,或拍照留念,或低声交谈,共同感受着这位伟人带来的震撼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