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孩子总张嘴呼吸、打鼾?小心是腺样体肥大!

“孩子睡觉总张着嘴,鼾声比大人还响”“白天精神差,注意力总不集中”,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这些表现习以为常,殊不知这可能是腺样

“孩子睡觉总张着嘴,鼾声比大人还响”“白天精神差,注意力总不集中”,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这些表现习以为常,殊不知这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发出的预警信号。腺样体虽为人体重要免疫组织,但若异常增生肥大,便会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 “隐形杀手”,需引起家长高度警惕。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咽后壁交界处,在儿童 2-6 岁时处于增殖旺盛期,10 岁后逐渐萎缩。当受到反复感冒、鼻炎、过敏等因素刺激时,腺样体易发生病理性增生,形成腺样体肥大。肥大的腺样体会阻塞后鼻孔和咽鼓管咽口,从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张嘴呼吸与打鼾便是最典型的初期症状。

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打鼾是睡得香,实则这是呼吸不畅的表现。由于后鼻孔被阻塞,孩子被迫用嘴替代鼻子呼吸,而气流通过狭窄的气道时,会振动软腭等组织产生鼾声。长期张嘴呼吸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导致颌面部发育异常,形成 “腺样体面容”—— 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牙齿排列不齐、眼神呆滞,这种面容改变一旦形成,成年后也难以完全矫正。

除了影响外貌,腺样体肥大对孩子的健康危害远不止于此。睡眠中频繁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会造成大脑缺氧,导致孩子白天精神萎靡、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同时,长期缺氧还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使孩子身高、体重发育滞后于同龄人。此外,肥大的腺样体还可能压迫咽鼓管,引发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分泌物向下刺激呼吸道黏膜,还会诱发慢性咽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家长若发现孩子持续出现张嘴呼吸、打鼾、睡眠辗转不安、磨牙,或伴有反复鼻塞、流涕、听力下降、发育迟缓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耳鼻喉科就诊。医生通常会通过鼻内镜检查直接观察腺样体大小,结合睡眠监测、影像学检查等结果,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症状较轻的孩子,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并配合鼻腔冲洗等护理措施改善鼻腔通气。若腺样体肥大严重,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已出现明显的 “腺样体面容”、生长发育迟缓、听力损伤等并发症,则需考虑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腺样体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能有效解除气道阻塞,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预防腺样体肥大,需从日常生活入手。家长应注意孩子的保暖,避免反复感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粉尘、过敏原刺激;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挖鼻;合理安排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孩子的免疫力。此外,定期进行儿童健康体检,也能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健康问题,做到早干预、早治疗。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细心呵护,当发现孩子出现张嘴呼吸、打鼾等异常表现时,切勿掉以轻心。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才能让孩子远离腺样体肥大的困扰,守护好他们的健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