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消息,军事专家王明志表示,攻击-11无人机既可以采用多架无人机协同实施集中或连续突击,也可以采用与歼20系列、歼-35A、歼-16等有人战机,组网协同实施有人无人混编协同攻击等模式作战。可以执行压制防空体系、瘫痪指挥枢纽、摧毁战争潜力等重要任务,是打开对手大门、破击敌方体系的“先锋和尖刀”。

中国空军在2025年11月11日(人民空军成立76周年)发布的官方信息,攻击-11无人机(代号“玄龙”)的正式列装和与歼-20的协同作战展示,确实标志着中国空军已全面进入“有人-无人协同”的新型空战格局。这一突破不仅体现了技术上的飞跃,更意味着作战模式的革命性转变。

攻击-11是全球首款正式服役的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攻击机,其采用全向隐身设计、自主作战能力及数字化操控系统,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机型配备国产涡扇-13发动机,并在高原(如日喀则机场)完成实战部署,验证了复杂环境下的作战可靠性。其量产化部署(如高原实战配置)及与航母(如福建舰、076两栖攻击舰)的适配能力,进一步强化了体系化作战优势。这一突破不仅回应了美国“忠诚僚机”计划,更在无人机实战化应用领域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

攻击-11与歼-20、歼-16D组成“隐身无人机+电子战飞机+隐身战斗机”的协同编队,形成“1+N”作战模式。其“踹门”能力可率先突防摧毁敌方防空系统,为后续有人机编队开辟通道,这种战术组合重新定义了现代空战规则。

攻击-11被设计为歼-20的“忠诚僚机”,其核心任务是利用隐身性能前出突防,执行高危任务如压制敌方防空系统、侦察或首波打击,而歼-20则作为指挥节点在安全空域远程操控。这种“有人机指挥无人机”的“1+N”编组模式,显著拓展了打击半径,同时降低了飞行员风险。微电影《梦远》中“威龙1号收到,已与玄龙协同”的对话,直接证实了该协同战术已从实验室走向实战化部署。

攻击-11的隐身性(无垂尾飞翼布局、全隐身构型)和无人性是其成为战力倍增器的关键。隐身性使其能突破敌方防空网,无人性则允许执行高风险任务而无需担心人员损失。此外,攻击-11的模块化设计和高原部署能力(如日喀则机场)进一步验证了其复杂环境下的作战可靠性。这些特性与歼-20的超视距探测能力结合,形成了“隐身有人机+隐身无人机群”的复合威胁,重新定义了空战规则。

攻击-11的列装标志着中国空军从“国土防空”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转型。其技术突破(如自主协同算法、人工智能飞行控制)使中国在无人作战平台领域与美国站在同一起跑线。2025年九三阅兵中无人机蜂群与隐形战机的协同编组,进一步展示了“有人+无人+智能”的体系化作战能力。这种质变不仅体现在装备更新上,更反映了对未来智能化战争形态的深刻理解和实战准备。

攻击-11(玄龙)的加入,标志着中国空军已全面进入有人-无人协同空战时代。其隐身性和无人性作为战力倍增器,通过拓展作战半径、降低风险、提升体系化作战能力,推动空军实力发生显著质变。这一进展不仅技术领先,更重塑了未来空战的战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