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许轻言
1938年,侵华日军在北京长辛店组建了一支特殊部队,这支部队的主力不是人,而是一群狗。
这支部队就是臭名昭著的加藤部队,也被称为吃人狼狗队,简称“狗队”。
狗队基地就在长辛店铁路工厂西边,日军搭建了上千间狗舍,每间配备一个日本兵专门精心照料,狗舍附近高墙林立,拉有电网,防控十分严密,最多时这里养有上千条狗。
狗队负责人加藤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日本特务,手下有大批的训狗师,他们驯养的是一种名为日本狼青犬的狼狗,这种狗容易驯化,但性情凶狠,攻击力强,抗击打能力强,鼻子灵敏,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猎犬。

为了让狼青犬更加嗜血,更具有攻击性,毫无人性的加藤命人抓来中国百姓充当狼狗的训练对象,大量无辜百姓被狼狗活活咬死,血肉被狼狗吞食。
不仅如此,加藤还经常带着训练的狼狗到街上,指挥狼狗扑咬街上的中国百姓,长辛店附近被狼狗咬死咬伤的百姓不计其数,百姓们谈狗色变,大人小孩听到狗叫声无不惊恐无比。
日本人花费大力气训练这么多狼狗,可不只是为了撕咬中国百姓,它们的真正用途是搜寻躲在深山的中国军队。
日军在正面战场虽然取得了不少胜利,但中国军人一直没有放弃战斗,他们退守深山打游击,来无影去无踪,让日本人无比头疼。为了消灭躲在山林中的中国军队,日军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山林扫荡战。”

加藤训练的那些狼狗在山林扫荡战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它们凭借灵敏的嗅觉,很轻易就找出了躲藏起来的游击队,国民党军队几次撤军都因为行踪被日本狼狗发觉而全军覆没。
为对付日本狼狗部队,国民党决定也组建一支战犬部队,以狗制狗,为此特意聘请了“狗状元”董翰良来训练战犬部队。
这位董翰良也是一位奇人,他是浙江长兴人,出生于1887年,家里做着小本生意,生活条件还算不错。
董翰良自幼爱狗,家里养着好几只狗,小时候他每日跟这些狗同吃同睡,每次出门都有一群狗跟随,因此被人戏称为“狗状元”。
1912年,董翰良考入了北京高等警官学校警犬科,后因成绩优异被送往日本警犬专科学校学习,之后又到德国警犬学校深造。自身的天赋,加上后天的不断学习,董翰良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警犬大师,他也是中国首位警犬学家,被称为中国警犬学鼻祖。
董翰良接到组建战犬部队的任务后,亲自奔赴各地寻找优良品种的狗,最终决定选用浙江昌化一种俗称“板凳狗”的狗来组建战犬部队。

板凳狗个头小,性情凶猛好斗,十分灵活,而且这种狗数量极多,用来对付日本的狼青犬最合适不过了。董翰良对这些板凳犬进行了精心训练,教它们专咬狼狗咽喉。
经过短暂的训练,这批板凳狗被分发到各个部队参战,与日本狼青犬进行了一场场恶战。板凳狗的表现十分亮眼,它们借助个头小,速度快的优势钻到狼青犬脖子下面,一击毙命。
吃了大亏的日本人,给狼青犬套上了铁围脖,以为这样就能对付板凳狗了,董翰良又训练板凳狗撕咬狼狗柔软的腹部和裆部,日本人总不能给狼青犬全身都穿上盔甲,那样太影响机动性了,也就失去作用。
据统计,在战场上被板凳狗咬死的日本狼青犬多达数百条,板凳狗一战成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日本投降后,还有大量的狼青犬遗留在中国,国民党本想将这些狗再驯化后收为己用,但后来发现这些狗就跟日本人一样是喂不熟的白眼狼,最终只能全部处死。
抗日战争胜利后,董翰良在南京中央警校担任教官。此时日本人已经投降,战犬也就没什么作用了,董翰良地位也是一落千丈。

为了培育出更加优良的警犬品种,董汉良在中央警校担任教官期间自掏腰包,借钱从香港买回来了两只名贵的英国虎头幼犬,价值黄金百两。
上级得知此事后,不仅不给报销费用,还找了个借口革除了董翰良的职务。不得不说,国民党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这招玩的是真熟练,抗日刚胜利,就一脚踢开了立下大功的董翰良。
董翰良所有精力和钱财都用在了养狗训狗上,被革职后失去了经济来源,只能在南京汉中门外买了3间茅草屋艰难度日,家里一贫如洗,连温饱都成了问题。
抗日功臣竟然落得这般田地,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后来董翰良一家跟着国民党到了台湾,于1976年病逝,享年89岁。
 
                         
                         
                         
                        ![我们人类大约被领养了8小时~[抱抱][抱抱]](http://image.uczzd.cn/6302666738273492348.jpg?id=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