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寒冬,毛主席决定乘火车出访苏联,为斯大林庆贺七十大寿,更肩负着为新中国争取外交支持的重任。
可消息刚露端倪,代号0409的特务早已潜伏北京,将暗杀计划藏进加密电波,密谋在领袖归国途中实施暗杀。
这场无声的较量背后,是国共两党情报战线的巅峰对决,那代号0409究竟是谁?他如何获取绝密情报?我党特工又如何化解这场惊天阴谋?如果您想知道的,欢迎先点个关注。
1949年秋天,共和国才满两个月,城里飘着煤烟和松木交杂的味道,前门火车站日夜有军列轰鸣,人们忙着把旧政权的痕迹铲掉。
但没人想到,就在中南海不远处的某条僻静胡同,一台美制十五瓦电台正悄悄预热,真空管发出幽蓝微光,像一只伺机而动的兽眼。
深夜时分,军委反特监听台的机器突然发出急促的信号声,技术人员紧盯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
这是一段截获的加密电报,破译的内容,让在场的人倒吸凉气,那是毛主席定于12月1日访苏,落款是0409。
短短的十几个字,藏着足以震动新中国的危机,特务不仅知晓毛主席的绝密行程,还计划在出访途中实施暗杀。
0409这个神秘代号,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没人知道它背后藏着怎样的面孔。
消息迅速地送到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手中,他看着电报,指尖不自觉地攥紧文件。
此时距离毛主席原定出访日期仅剩十多天,若不能尽快揪出0409,后果不堪设想,可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杨奇清立刻召集侦查骨干开会,可摆在面前的线索少得可怜:只有破译的电文、几页监听记录,以及一个毫无头绪的代号。
有人提出从电波源头追踪,可敌特发报时间极短,信号又飘忽不定,刚锁定大致区域,电波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更多人猜测,这可能与国民党残留的特务网络有关,可北平刚解放不久,敌特分子早已化整为零,排查难度堪比大海捞针。
就在侦查陷入僵局时,毛主席看到这份紧急情报,没有丝毫犹豫,挥笔写下批示,意思是在他回国之前,镇压这个反革命!
字里行间的坚定,不仅展现了领袖的气魄,更给侦查团队注入了强心剂。
考虑到出访安全,中央决定将行程推迟五天,同时调杨奇清随行,负责铁路沿线安保,而案件的侦破重任,落到了社会部部长李克农肩上。
这位被誉为红色间谍之王的人物,曾在无数次谍战中扭转乾坤,此次面对敌特的迷局,他深知这将是一场硬仗。
李克农接手案件后,没有急于扩大排查范围,而是对现有线索反复琢磨。
他深知特务潜伏活动,离不开资金支持,尤其是国民党败逃后,要维持在大陆的特务网络,必然要通过境外汇款。
李克农建议从钱入手,这为侦查指明方向,于是侦查员立刻分头行动,对北京所有银行和邮局的外来汇款展开地毯式排查。
可连续几天下来,别说可疑大额汇款,就连蛛丝马迹都没找到,难道敌特换了资金渠道?还是侦查方向出了错?
侦查员脸上渐渐露出焦虑,李克农却异常冷静,分析敌特老奸巨猾,肯定知道会查北京,说不定把汇款转到了周边城市。
他们将目光转向了天津,因为这座紧邻北京的城市,当时社会情况复杂,既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境外资金流入的重要通道。
侦查科长曹纯之带队赶赴天津,在当地公安部门的配合下,逐一核查各大银行的兑汇记录。
几天之后,天津市黑龙江路一家银行的档案里,两笔异常汇款引起了曹纯之的注意。
在一个月前,先后有两笔大额港币从香港汇来,收款人署名计爱琳,预留地址却是北京的新侨贸易总公司。
为何要绕到天津汇款?这个计爱琳又是谁?曹纯之敏锐意识到,这背后一定藏着猫腻。
侦查员立刻回去对公司调查,得知计爱琳从未露面,倒是有一个叫计采楠的股东,时常来公司,但每次都只待一会儿,从不参与具体业务。
更可疑的是,计采楠持有两股股份,一股用本名,另一股竟用的是就是计爱琳的名字。
两个名字指向同一个人,这显然不是巧合,于是侦查员顺着这条线索,终于找到了计采楠的住处。
那是和平门外梁家园东大院甲7号沈宅,户主是她姐夫沈德乾,一个看似普通的商人。
为了不打草惊蛇,李克农下令,在沈宅周边设立监视点,在几天后的一个深夜,听到沈宅内传来激烈争吵。
沈德乾的怒吼声清晰传来:“你们哪来的钱我还不知道?我要是举报了,谁也活不了!”
这句话让侦查员心头一震,计采楠的资金来源果然有问题,而她很可能就是0409的同伙,负责接收特务经费。
可0409本人呢?难道就是计采楠?就在众人以为接近真相时,反特监听台又传来新消息:
鼓楼附近侦测到,敌台发出跟前一次类似信号,而沈宅距鼓楼很远,显然0409另有其人。
线索再次中断,李克农却没有气馁,调来了四台测向机和三部搜索机,对北京城区展开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电波监测。
与此同时,侦查员冯铁雄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假扮商人,卧底新侨贸易总公司,查探计采楠的秘密。
冯铁雄凭借出色的社交能力,很快赢得公司董事长的信任,以投资入股的身份成为交际秘书。
他利用职务之便,悄悄查阅公司股东资料,发现计采楠与一位大股东往来密切,而这位大股东有一个弟弟,名叫计旭,就住在南池子九道湾7号院。
这个位置紧邻中南海,不少高层领导在此居住,特务如果藏在这里,简直就是“灯下黑”。
侦查员立刻对7号院展开排查,为了不引起怀疑,假扮成电业局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查电表。
当查到计旭家时,数据让侦查员眼前一亮,因为计旭家的用电量,比同院其他住户多出好几倍,而且用电高峰时段,恰好与监听台捕捉到的敌台发报时间完全吻合。
那要怎么证实是他?侦查员为此在院内,秘密安装了一个特殊电闸,每当侦测到发报信号,就瞬间拉闸断电再恢复。
几次试验下来,计旭家每次断电后,电波信号都会短暂消失,果然不出所料,电台就在计旭家里。
可计旭和0409有什么关系?曹纯之调来全市的敌伪档案,在一张泛黄的表格上,终于找到了国民党北平特警学校毕业生的照片。
其中一个名叫计兆祥的学员,眉眼竟与计旭一模一样,原来计旭就是计兆祥的化名,他曾在国民党国防部二厅北平绥靖总队担任上尉报务组长。
1949年,国民党败退后,他接受毛人凤的指令潜伏北京,成为保密局安插在北平的万能台台长。
直到这一刻,0409终于露出了真面目,那要实施抓捕吗?李克农决定再等一等,放长线钓大鱼。
李克农知道,毛人凤策划的暗杀计划,绝不会只有计兆祥一人,必须等敌人亮出所有底牌,才能彻底粉碎阴谋。
与此同时,毛主席的专列已按时驶离北京,正朝着苏联方向前进,而杨奇清与铁道部一起,每到一站都下车仔细检查,确保专列安全。
1950年1月,反特监听台截获了计兆祥发出的电报,内容让所有人绷紧了神经,那是东北技术纵队已准备就绪,两名特派员将空降哈尔滨,伺机行动。
原来,毛人凤不仅在北平安插了0409,还在东北组建了特务武装,计划在毛主席回国时,通过空降特派员指挥,炸毁专列途经的山体,实施贴身暗杀。
曹纯之立刻赶赴哈尔滨,与当地公安部门制定抓捕计划,来到积雪没膝的山林,潜伏在预定空降区域,一等就是好几天。
终于在一天傍晚,一架没有任何标志的飞机,悄然出现在天空,低空盘旋片刻后,两个小黑点落下,那是特派员跳伞了。
就在两人落地,准备联络东北技术纵队时,埋伏已久的侦查员一拥而上,将他们当场抓获。
经过连夜审讯,两人交代接头暗号,而曹纯之当机立断,决定冒名顶替,由他和一名公安假扮特派员,与纵队司令马耐在松花江饭店接头。
第二天清晨,马耐带着几名亲信如约而至,看到假冒的特派员,丝毫没有怀疑,还迫不及待地掏出暗杀方案。
等到毛主席专列到哈尔滨,分三路行动,一路正面攻击,一路堵截后路,一路狙击援兵,事成后撤到长白山。
他还满心欢喜,交出了一百七十名纵队成员的名单,满心以为能立下大功。
可话音刚落,曹纯之掏出枪,顶住了他的脑袋,告诉他已经被捕了,至此东北技术纵队被彻底摧毁。
1950年2月底,毛主席访苏圆满结束,乘专列踏上回国旅程,此时李克农知道,收网的时候到了。
曹纯之带领侦查员直奔7号院,在计兆祥家中,天花板上的《牡丹图》后,一部用于发报的电台被搜出,还有四本密码本、左轮手枪和大量收发报底稿。
面对铁证,计兆祥再也无法抵赖,承认了自己就是0409,并交代了潜伏期间的罪行。
他自从毕业后,加入国民党情报部门,后来潜伏北京,共向台湾发送两百多份情报,总字数超过三万字,内容涉及新中国的政治和军事机密。
也是同一天,天津的计采楠等十名名涉案人员也被顺利抓获,这场持续三个多月的暗战,以我方全胜告终。
几天之后,毛主席的专列安全抵达北京,新中国首次领导人出访任务得以圆满完成。
李克农并没有就此结束,他让计兆祥架起电台,拨通了保密局的频道,当毛人凤的声音传来时,李克农平静地说:
你策划的万能台已被侦破,跟你说话的是李克农。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这是历史规律,你改变不了。
在电话的那头,毛人凤的声音瞬间变得慌乱,随后匆匆挂断,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他输得一败涂地。
1950年6月,经北京市军法处审理,计兆祥因间谍罪、暗杀罪被判处死刑,执行枪决,其余从犯也受到法律严惩。
这场被称为新中国间谍第一案的侦破,不仅粉碎国民党特务的阴谋,更向世界证明新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决心。
看到这儿,您有何感想,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参考资料:
【1】人民公安报.《新中国反间谍第一案——计兆祥潜伏电台案》.2021-11-18
【2】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揭秘:刺杀毛主席案侦破始末》.2013-03-27
【3】央视网.《北京反特第一案》.20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