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以说每一段和平期,都不过是下一场战争的前夜。我们今天所正在经历的,在明天都会变成历史。也许,在不知不觉中,世界格局已不可避免地进入新一轮洗牌之中。

9月21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发布多条国际新闻,显示俄欧矛盾进一步加剧。德国方面,派出两架欧洲战斗机,拦截一架进入波罗的海中立空域的俄国军机;英国方面,派出战机进入波兰凌空巡逻,回应此前俄国无人机侵入波兰领空;波兰方面,作为俄国威胁的首当其冲者,毅然关闭了波兰与白罗斯接壤的马拉舍维奇口岸。这轮矛盾的源头,是9月9日夜间,俄国20余架无人机侵入波兰领空。目前,涉事各方各说各话:俄国方面,拒绝对此事负责并声称被人栽赃;美国方面,试图给事态降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欧洲的北约各国连同乌克兰方面,如临大敌严阵以待,指责俄国对东欧国家侵门踏户。

各方的表态都与自身利益强相关,俄国方面不想因此事遭受欧美升级制裁;美国方面想从俄乌冲突中抽身,并与俄国缓和关系,进一步集中精力对抗中国;欧洲和乌克兰方面,则是想借助此事,壮大抗俄势力,并拉美国深度介入,阻吓俄国将俄乌冲突扩大为俄欧冲突。

至于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恐怕未必能有定论,不过俄国毋庸置疑嫌疑最大。显而易见,如果俄国方面策划此事是确有好处的:欧美通过援乌,坐山观虎斗,通过乌克兰持续削弱俄国。如今俄乌冲突的胶着局面,显然于俄国不利,但欧洲和乌克兰方面则乐见其成。这种情况下,俄国有充足理由破罐子破摔,放飞机进入波兰等国,来展示不惧怕扩大冲突的决心,恫吓乌克兰背后“金主”们有玩火烧身的可能,让援乌国家重新掂量介入俄乌冲突的风险。不过,乌克兰方面也不能彻底免除嫌疑,毕竟坐实俄国威胁论,对乌克兰百利而无一害。

美国作为当下独一档的超级大国,与欧洲隔了一个大西洋,但美国的一举一动甚至意图,都能深刻左右俄欧局势,是全球秩序的主导力量之一。英国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实力不复以往,可老牌帝国的体面和道义一如既往,在未直面俄国军事威胁的情况下,敢迎难而上践行对盟友的责任,可以视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俄国作为曾经世界一极的继承者,拥有令整个欧洲恐惧的军事力量,但侵略成性的口碑也一如既往,是国际秩序的破坏者。而远离俄乌冲突区的中国,即便有意超脱事外的意图,可到底难以实现。就像这次波兰关闭同白俄的口岸,直接导致中欧班列被中断,中国经济利益受损。全球性大国的利益是遍布全球的,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哪里爆发冲突,都会牵涉到全球性大国的利益。所以,对于地球上发生的冲突,大国是难以一直置身事外的。

除了俄乌冲突,还有巴以矛盾,美国一直在力挺以色列,而欧洲国家已经开始表态承认巴勒斯坦国了。显然,这一轮的国际局势大洗牌中,欧洲国家已经在主动出击,抢占先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