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秋叶: 读邢之诺《狂乱》——于风月轮回中品尽情之深与意之殇

读邢之诺《狂乱》——于风月轮回中品尽情之深与意之殇作者:秋叶读邢之诺的《狂乱》,仿佛踏入一场交织着缱绻与怅惘的千年梦境,

读邢之诺《狂乱》

——于风月轮回中品尽情之深与意之殇

作者:秋叶

读邢之诺的《狂乱》,仿佛踏入一场交织着缱绻与怅惘的千年梦境,诗句间流淌的既是对情爱的执着眷恋,亦是对时光无常的幽幽喟叹,寥寥数语便将“情到深处人自乱”的心境刻画得入木三分。

开篇“浮生若梦,恩恩怨怨,春花秋月里多少曲终人散”,以极简的笔触铺展出世道轮回的苍茫感,春花秋月本是良辰美景,却成了“曲终人散”的背景,瞬间奠定了全诗悲而不伤的基调。“溺水三千,陪你互饮一碗,尝尽苦辣咸淡”,又从宏观的怅惘转入微观的深情,将世间万千选择凝缩为“一碗”的坚守,这份决绝与纯粹,为后续的“狂乱”埋下了情感的伏笔。

诗中最动人心魄的,是对思念与遗憾的描摹。“蒸干沧海,唯余一泪,一寸相思一缕烟”,诗人邢之诺以极致的想象将相思之深具象化,沧海可蒸干,唯有泪水与炊烟般的思念绵延不绝;“遗失了的浪漫,游弋在三生石畔,陨落的约盟在千年的风月中幽叹”,则将遗憾置于“三生石”“千年风月”的时空维度中,让这份情感突破了现世的局限,更添厚重与苍凉。而“浮浮沉沉,牵牵袢袢,几度回眸才回故园”,既写归途的辗转,亦写情路的波折,“故园”既是地理意义上的归宿,更是心灵深处对情之归宿的渴求。

后半段笔触忽转明媚,“秀发是弦夜为琴,浅吟低唱逍遥曲”“醉脸春融,豪情斜照江天;媚眼如丝,万种风情悄妍”,将佳人的灵动与豪情描摹得活色生香,这份明媚与前文的怅惘形成鲜明对比,却并非突兀的转折——恰是这份曾经的璀璨,更衬得后续“今宵酒醒寂寥不安无止境的狂乱”愈发刻骨。梦醒后的寂寥、“无名分的幽怨”,将情感的张力推向顶峰,前半段的深情与明媚,最终都沉淀为“情浓渺恰语休休”的无言与怅然。

结尾“霜蚀了的幻梦千回百转,以吻封缄”,以一个温柔却决绝的动作收束全诗,霜蚀的幻梦是时光留下的痕迹,而“以吻封缄”则是对这段情感最后的坚守与告别。整首诗以“狂乱”为题,却无一句直白的嘶吼,反而以含蓄蕴藉的笔触,将爱恨嗔痴、悲欢离合藏于风月、轮回、沧海等意象之中,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情感的波澜起伏,余味悠长。

1. 春花秋月/千年风月:既是良辰美景的象征,也是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背景,承载着“曲终人散”的怅惘与情感的时空厚重感。

2. 一碗(弱水三千):凝缩世间万千选择,象征对爱情的决绝坚守与纯粹专注,为“狂乱”的情感爆发埋下伏笔。

3. 沧海/一泪/一缕烟:以极致想象具象化相思之深——沧海可蒸干,而泪水与思念却绵延不绝,凸显情感的浓烈与绵长。

4. 三生石:锚定“前世今生”的时空维度,赋予遗憾超越现世的苍凉感,让未竟的约盟更添厚重。

5. 故园:既是地理归途,更是心灵层面的“情之归宿”,暗含情路辗转中对情感终极寄托的渴求。

6. 弦(秀发)/琴(夜):勾勒佳人灵动明媚的模样,形成与前文怅惘的鲜明对比,用曾经的璀璨反衬后续“狂乱”的刻骨。

7. 霜蚀的幻梦:隐喻时光对情感的消磨与摧残,藏着过往美好已成泡影的无奈。

8. 以吻封缄:温柔却决绝的收尾意象,是对这段情感最后的坚守,也是体面的告别,收束所有爱恨嗔痴。

另附原诗以共赏:

《狂乱》

作者:邢之诺

浮生若梦,

恩恩怨怨,

春花秋月里多少曲终人散。

溺水三千,

陪你互饮一碗,

尝尽苦辣咸淡。

蒸干沧海,

唯余一泪,

一寸相思一缕烟。

遗失了的浪漫,

游弋在三生石畔,

陨落的约盟在千年的风月中幽叹。

浮浮沉沉,

牵牵袢袢,

几度回眸才回故园。

我是冷逸轩,

今世有缘今世迁,

任古丽的华章在轮回中泅染前缘。

秀发是弦夜为琴,

浅吟低唱逍遥曲。

醉脸春融,

豪情斜照江天;

媚眼如丝,

万种风情悄妍。

不老岁月翩跹起舞伴君醉,

季节里漫天落霞,

飘曳的红颜。

此情可待沧海月明,

情天之巅蓝田日暖。

今宵酒醒寂寥不安无止境的狂乱,

流光碎影倾泻一地无名分的幽怨。

空回首柔情依旧,

枉凝眸处,

情浓渺恰语休休。

霜蚀了的幻梦千回百转,

以吻封缄。

另附邢之诺简介:女。祖籍南阳,现居北京。斋号“冷逸轩”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家、诗人、音乐评论者、朗诵者、美国FENIX360(霏尼克斯)全球艺术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