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 物欲横流的时代根结在于 “尚贤”

道德经第三章老子要讲圣人的治国之道其实啊两者并不矛盾和冲突有些解释道德经的人把老子讲的治国之道、治军之道、行兵打仗之道都

道德经第三章

老子要讲圣人的治国之道

其实啊两者并不矛盾和冲突

有些解释道德经的人

把老子讲的治国之道、治军之道、行兵打仗之道

都可以引申成为我们人生哲学和修身养性之道

这也无可厚非

因为本身5,000字的道德经

它蕴含的内容就是非常非常丰富的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出分析涵盖都可以

我们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庄子说啊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后来被人们演绎成圣人无功

因为中国人把贤人圣人归为一类

所有的贤人就是对人们有功劳的人

但是贤人自己并没有功劳的意识

当然说

一个眼睛只盯着功劳不放的人

是不可能成为贤人的贤人也是合道的

结果并不是追求而来的

如果你能成功

如果你追求成功

那你就是自私的

你的所作所为就会变得斤斤计较

你就会用公式啊

每天在计算和衡量你每天的付出

然后你的大脑啊

就会被你的付出所占据

来衡量自己的结果

是不是符合你的付出

你就再也无法真正的判断

你真正的功劳了

同样啊

圣人也不是求名而成为圣人的

圣人也不会为己成为圣人

而想方设法的去赢得圣人这个头衔

印度的奥修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

跟大家分享一下

说在一个村子里啊

住着一个年老的妇人

她养了一群公鸡

每天凌晨的时候啊

公鸡都会准时的啼叫

然后太阳就出来了

所以啊这个老妇人啊

就固执的坚信

太阳啊是他家的公鸡叫醒的

当然这听起来好像很符合逻辑

因为事情总是这样的

公鸡一发声

一发出啼叫

不久啊太阳就升起来

从来都是这样

所以啊他就告诉村民们

太阳是因为我才升起的

一旦我离开这个村子

你们都会陷入黑暗之中了

听到这些话之后

村民们都笑了

他觉得很生气

于是乎就带着自己的公鸡离开了村子

当他到了另一个村子

到了早上的时候

事情还是这样

他的公鸡啼叫了

太阳才会升起来

然后他就说

现在你们知道了吧

太阳出现在这个村子里了

你们都陷入黑暗之中了

其实啊

我们都明白这是多么可笑的事

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就说明了人们争功的结果

人们会因此而疯狂

会因为这个而产生很多幻觉和欲念

原本都不是你的功劳

你也不会

你也会不知不觉的想把它占为己有

所以说呀

闲字的背后就是一个自私的私字

因为自私

就会产生争夺

而老子在第三章这句不尚贤

不是不承认贤人的存在

而是不要过度的去渲染这个贤人

所谓不尚贤

渲染本身就是反映了你个人的意志

而你的意志并不与道相符

当然了某种渲染

可能会在某时某地某事上是对的

但是你的意志本身并不是道的本身

道是变化着的

它在不同的时期

不同的地域

不同的事件上都会有不同的显现

而以你个人的意志

或者是某些人的意志来定义的贤

或者是非贤

是有问题的

而更危险的

如果你尚贤

你就有了高低贵贱之分

而那些没有被评为闲人的人

人格上就降低了几等

他们心里就会不舒服

就会产生对立情绪

这种对立情绪啊

不断的积累力量

有朝一日

他就是爆发争斗

甚至是战争的来源

闲人呐不是被推崇出来的

自古至今

有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

包括帝王将相

我们想一下

有几个人是真正的贤人呢

虽然呢在他们那个年代

他们是强人

是伟人是名门

是望族

但是现在看来

历史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闲人呐只是极少数的

而且可以看出来

可以称得上闲人的人呐

他们在以道处世

以德立身

躬行天下而不居功

所以啊才会功名永存

永垂不朽

还有个故事啊

在古代啊

有个国王特别喜欢儒术

因而这个国家的大街小巷之中

都穿着儒士的服装

国王啊以此为荣

并且啊向其他国家的人吹嘘

有一天呐

一个好事的人呐

就对国王说了

国王啊

其实你们国家并没有几个真正的儒士

不信呐你就颁布一个命令

如果不是儒士的人而穿儒服

立马斩决

那个时候啊

你就知道你的国家有几个儒士了

国王听后

就颁布了这样的命令

第二节第二天

大街小巷上再也看不到穿儒服的人了

就连国王的身边也没有穿儒服的人了

国王就很不服气

到处寻找

结果呀只在一个深山老林的庙里面

找到了一个穿儒服的人

闲人呐

这个字啊

是一种诱惑

难得之货

也是一种诱惑

一旦他们显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

人心会乱

因为难得之货呀

它指的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而是人们认为的奇珍异宝

人们人为的把它赋予了很高的价值

哪怕它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使用价值

如果把这些东西的价值抬得越高

对人就越是一种诱惑

人们就会千方百计的想得到它

当然强者会付诸于武力

智者要付诸于谋略

一些不安分的老百姓会怎么

办呢那他们只能靠偷抢

谋略与偷啊相比较

是暗取而战争与抢啊

是明夺其本质上啊

都一样就是取走别人的东西

这些啊都是祸害社会的行为

难得之货

可以指的珠宝

当然也可以指的是权力和地位

我们同样可以举一反三

但是关键呢

是要理解老子的意思

我们不要过多的

陷于文字上的表面意思

现代社会

物欲横流

处处都充满着诱惑

你不动心呐都很难

高楼别墅

香车美女

美味佳肴

而这样的广告充斥着大街小巷

在霓虹闪烁之处

处处都在挑逗着人的欲望

其实啊欲望与需要是不同的

需要是可以满足的

但是欲望是永远满足不了的

当需要被满足的时候

人在感官上他能得到本质的快乐

当人想要满足欲望的时候

欲望却总是满足不了

因为欲望是一个无底洞

它之所以称为欲望

就是满足不了的

所有欲望很深的人

很少是快乐的

欲望越大

痛苦和失望就会越大

欲望啊让人心乱了

心乱了欲望就会更加强烈

他们会互相促进

会愈演愈烈

最后使人分裂

意识分裂

身心分裂

性情分裂

其实哈

这些都是我们现代社会所说的

精神病的来源

也是各种犯罪和自寻死路的来源

心乱了意识也就乱了

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本末倒置了

也就黑白颠倒了

其实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社会上很多犯罪的人呐

都有这样的心理

比如说有很多人去抢银行

他们几个呀

可能既没有文凭

又没有财富

可能又没有资金去允许他们做生意

又没有很好的家庭给他们支撑

如果仅是在外面靠体力打工

可能永远会处在一种低层次的生活中

他们感觉自己一辈子也住不上五星级宾馆了

也坐不上奔驰宝马了

也吃不上鱼翅海鲜了

他们往往会觉得这样一辈子太窝囊

他们的座右铭也许是这样的

与其浑浑噩噩过一生

不如轰轰烈烈干一场

于是他们去抢银行

如果他们抢银行成功

那做的正是他们想做的事情

去住五星级酒店

吃鲍鱼海鲜

去原来去不了的高档娱乐场所等等

不过好日子长不了

他们很快会被逮住了

这不光是他们个人的问题

他们犯了法

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是没有问题的

但法律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问题的根子啊

不是出在法律上

而是出在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上

因为欲望在不断的刺激

是欲望使人们的心乱了

心迷了所以他们才会只见其金不见其人

需要啊

是属于现在的

而欲望是属于未来的

需要可以立时满足

而欲望是不可能被满足

因为欲望啊

从来都不是在此时此刻

所以你能满足的

只能是需要

欲望啊有时候伴随着需要

需要有时候也会激发人的欲望

但欲望的产生的原因呢

并不是需要

是什么呢

是人的大脑

是人的意识

是病态的意识

你们看看那些贪官

一经查出

家里面放着几百上千万的现金

难道他们真的需要吗

他们身居要职

吃穿住行医疗养老都有保障

子女教育都不成问题

组织上都管了

而且比一般老百姓啊

不知要强多少倍

可他们依然感觉自己不够

他们满足不了的不是需要

而是他们的欲望

是由病态意识引起的欲望

他们本来想得到更多的东西

或者是更多的快乐

因而他们背道而驰

他们得到的往往都是痛苦

我们假使他们不被发现

他们也比一般人要痛苦

因为他们总是处在饥饿的状态之中

他们会处在担惊受怕之中

偶尔也会处在良心的谴责之中

他们会比一般的人

或者是官员会更加快乐和幸福吗

显然是不会的

人们总在议论

为什么贪官的背后都有女人的问题呢

前面我也提过了

贪钱是因为欲望引起的

而欲望是由其病态的意识引起的

而病态的意识啊

既会贪财

也会贪色

还会贪图其他一切

他们认为美好的东西

当然也包括名

你们看看那些贪官们

出现问题之前

哪个哪一个不是冠冕堂皇

正儿八经的

虽然他们的意识是病态的

身心是分裂的

性情是浮躁的

但病态的意识

并不会认为自己是有病的

他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他们甚至认为比别人有能力

有智慧

所以啊

他们应该比别人获得更多的财富

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只要有贪欲的存在

无论是钱还是色

他们都不会放弃

他们在生活中啊

不断的去满足所谓的欲望

但他们始终满足不了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明白

欲望是不能被满

足的道理

当然不是说

只有贪官才有意识方面的问题

社会中很多人都有类似的问题

只是这些贪官们手中有权有钱

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破坏比较大

我们才会比较重视和关注它

而他们是因为自己有权和有钱

而更加容易会出现问题

所以各位啊

权力和地位

金钱是惹祸的根苗啊

这句话一点都不错

我们进入原文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这句话是说圣人的治理方法呀

是应该想方设法的满足人们的需要

而不是去刺激他们的欲望

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这一虚一实

一弱一强啊

正是我们现在熟悉的辩证法

的两个方面

这里面的心和智

也就是需要虚的和弱的

是指人的意识和心理

而腹和骨是需要实和强的

是指人的躯体和生理

实际上是要讲啊

身心和谐的问题

天地一个大宇宙

人体佛教认为是一个小宇宙

我们前面讲过

无和有是天地之始

万物之母

也是构成世界

所有万事万物的两个方面

就人体的小宇宙来说

心与志属于无的方面

就是精神层次的东西

而腹与股是属有的

方面的问题

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质方面的

精神方面

和物质方面要和谐

也就是身与心要和谐

即物质和精神呢

要高度统一

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所以啊治理国家

照样要从修身开始

虚其心什么意思呢

就是让人呐

少思寡欲

让人心定安和

就像镜子一样

保持一定的稳定

性和纯洁性

可以照出其影子

当雾离开

即空空如也

这就是所谓的虚其心

心如其境的来由

食其富呢

就是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

人只有吃饱了

肚子穿暖了

才能知廉耻

弱其志就是让人们呢

不要太执着于个人的意志

因为站在个人的立场上的想法

往往会容易出现错误

意志越坚强

其危险性越大

而强其骨就是让人身体强壮

这几句话的重点呐

是说圣人之治

根本是让人们身心和谐而身心健康

这是治国的根本目标

也是根本方法

如果反过来

那你会看到什么样的人呢

他们肚子里空空如也

面黄肌瘦

弱不禁风

但是脑子里的想法却很多

志向很远大

你们说这样的人哪里有呢

那不是在医院就是在精神病医院了

这恐怕肯定是国将不国了

意识以及其意志

从来都是自我又有局限性的

意识啊容易制造混乱

而意志容易让人精神紧张

我们不难发现

每一个小孩子都是美丽的

因为他的意志和意识都是脆弱的

也可以说是具有伸缩性的

他并不止于某些东西

他秉承天性

一会哭一会笑

自然而任性

可我们大人不一样

他们的脑子里几乎没有停止过

不断的思索

不断的索取和追求

不断的攀比和幻想

就像是一台没有刹车的机器啊

在意识的天空中乱撞

即使是睡觉

大脑也在不停的运转

这样下去啊

身体终究会被拖垮的

各种生理疾病也会产生

生理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

时的解决

还会带来心理疾病

最终啊

这些疾病都会反过来来影响你的意识

污染你的心性

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句话是道德经第三章的总结了

老子提出来无为而治了

其实啊

常使民无知无欲啊

是几千年来啊

很多人责备老子愚弄百姓

愚民政策的一个话语

是这样吗

我们来分析一下

前面已经讲过了

欲望和需要的差别

无欲啊

并不是不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

这里的无知的知与智慧的智相同

常使民无知无欲

这个知字啊

与智慧的智相通

老子指的是小智小聪明

属于那种机关算尽的心术

和不正之类的心机之类的智

无知

也是指的一个人处于心态平和之中

头脑放松无杂念的状态

一个非常健康的人

是不会注意到自己身体的存在的

只有那些身体有疾病的人

才会时时刻感知自己的身体

比如一个心肺功能很好的人

他是不会时时刻刻关注于

自己是怎样呼吸的

也不会觉得胸闷气短

一个腿脚好使的人

他不会留意自己是怎么走路的

也不会感知自己的腿脚存在

这里的无知啊

是一种身心和谐的状态

就像一个健康的小孩子一样

他是全然的

是一体的

就像唱歌一样

你把你完全融入到歌曲里面

你就消失了

你会与歌曲成为一体

如果你达不到这种状态

那你的歌啊

就没有唱好

这里面没有分裂

没有主客体

只有一个整体

无知

无欲就是一种和谐的状态

是前面的虚其心

实其腹弱其志

强其骨的修为而产生的结果

夫使智者不敢为

无无为则无不治

如果人们的身心都和谐了

就做到了生命规律与人的规律相一致

那么那些所谓的智者呀

就不敢为自己的私欲

去创造人为之事了

大家都处无为之事

则天下大治了

是以这句

夫使智者不敢为

为无为则无不治

我们提过为无为啊

并非是什么都不做

第一个为字

老子说的

他就是一个动词啊

有这个动词

我们就知道

老子并不是让我们什么都不做

而是为做无为之事

为无为首先是要有为

然后告诉大家怎么样去为

无为就是无人为

不过多的夹杂个人的意志和观念

按照事物的本身去办事

我们很多人的世界观呐

还处在主客体相分的认识里

在与物质打交道的时候

我们处在主体的位置

所以啊我们才会发现其规律

按规律办事之说

但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

两者都是主体

或者说两者互为主体

他们之间是平等的

并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律而言

这是一个互动的系统

我们的世界观

必须上升到整体有机论上的世界观

否则呀我们对待事物

那样的方法去对待人的话

肯定要出问题

我们现代文明啊

是基于一个人为的世界

那些所谓的智者

敢作敢为的结果就是现在世界

而人为这个世界是有毛病的

一个是在于它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

另一个是人为的世界中啊生

活过于的简单化

便捷化无法安全化

人为让整个的自然世界

失去了其自我本身的节奏

人为让自然界产生了疾病

虽然这个世界看起来比原来繁华

热闹多了

但它本身的平衡也遭到了破坏

大量的物种灭绝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水源污染等等

这些都是自然界疾病的表现和表征啊

最最可惜的是

人类到现在为止

还没有完全的认识到

自然界和人的正确的关系

其实他们还是在认为

人为也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

他还是以人类为主宰在自居

其实这么多年过来

你们认为

我们人为真的能改变世界

环境变化的问题吗

其实啊人为的世界

也没有给我们个人

带来多少便利和幸福

因为这个人为的世界

一直是处在紧张之中

人们虽然拥有了更多的物质

所谓的物质

但是我们的内心

却缺少了本来就应该有的安定和祥和

人为的世界

让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变为实体

他们变得越来越强

越来越大

而个体的人

在他们面前显得越来越渺小

越来越没有力量

即使这些组织

仍然掌握着所谓的智者人的手中

但是组织本身毫无人情

并宣誓了大多数人的生存

毫无意义的概念

要出人头地

必须去竞争

去当智者

去当能人人

人都有其生存和存在的价值

这是整体有机的世界观

这种思想啊

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是如此

不过近几百年里面

在西方的科学里面已经消失了

而最近才开始回到这个世界观上来

我们来总结一下

这章讲的已经够多的了

而且

这一章特别适合给我们现代人去分享

我们要谈谈欲望和需要的问题

我们想要什么

我们真的想好了吗

谈到节欲和无为是本章的主旨

无为的前提是节欲

而名利名誉和利欲犹如

犹如明的绳索一样

它会捆绑人类

让人类身心不得自由

而智欲横行

就会让人蠢蠢欲动

就不可能实现老子的理想

那种无为而治的理想

所以奉劝各位

要看清楚了解清楚自己的内心

更要看清楚这个世界的本质

然后再去安顿好我们的行为

我们的身心

我们的灵魂

我们才可以在这个有声的世界里面

活得更加健康和快乐

好按照常规

我们再回顾一下原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

不限可欲

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

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评论列表

才华大道
才华大道 1
2025-08-08 06:29
成圣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般人不要过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