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新生宝宝该多抱还是多躺?新手爸妈必看的 “怀抱与平躺” 指南

当软软糯糯的小生命降临,新手爸妈总会陷入这样的纠结:宝宝一哭就想抱,可老人说 “总抱着会惯坏孩子”;想让他多躺着 “长身

当软软糯糯的小生命降临,新手爸妈总会陷入这样的纠结:宝宝一哭就想抱,可老人说 “总抱着会惯坏孩子”;想让他多躺着 “长身体”,又怕小家伙缺乏安全感。到底新生宝宝该多抱还是多躺?这背后藏着不少科学门道。

先明确:“抱” 与 “躺” 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新生宝宝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快速发育阶段,“抱” 和 “躺” 的选择,本质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生长需求:

平躺

:是宝宝休息、骨骼发育的主要姿势,能让身体得到充分放松,减少脊柱和关节的压力。

怀抱

:则是满足安全感、情感连接的重要方式,适当怀抱能让宝宝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促进心理发育。

两者并非对立,而是需要根据宝宝的状态灵活调整。

什么时候该让宝宝多躺着?

睡眠和清醒但安静时

新生宝宝每天需要 16-20 小时的睡眠,睡眠时尽量让宝宝平躺(建议仰卧,降低窒息风险),营造安静的环境,帮助他们进入深度睡眠,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即使在清醒时,如果宝宝状态平静(比如自己玩手、观察周围),也不必频繁抱起,让他们在安全的婴儿床里自由活动,有助于培养自主探索能力。

吃完奶后(拍嗝后)

喂奶后可以竖抱拍嗝(5-10 分钟),但拍完后建议让宝宝侧卧或仰卧休息,避免长时间怀抱压迫胃部,减少吐奶、溢奶的概率。

注意:躺着也要讲究 “正确姿势”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比如总是偏向一侧睡),以防头型变偏,可定期帮宝宝调整头的方向。床垫要软硬适中,不要用过于柔软的被褥,防止捂住口鼻引发危险。

这些时候,该多抱抱宝宝

宝宝哭闹、表现出不安时

新生宝宝的哭闹往往是 “需求信号”:饿了、尿了、冷了,或者单纯想寻求安慰。及时回应哭闹并抱起,能让宝宝感受到 “被关注”,建立对世界的信任感。研究发现,被及时安抚的宝宝,长大后情绪调节能力更强,并不会因为 “被抱多了” 而变得更难哄。

互动和早教时刻

在宝宝清醒且状态好时,抱着他们进行简单互动(比如说话、轻轻摇晃、看周围环境),能刺激视觉、听觉和触觉发育。这种 “高质量怀抱” 比单纯躺着更有意义。

特殊情况:宝宝身体不适时

如果宝宝生病、接种疫苗后不适,或者表现出明显的烦躁,怀抱带来的温暖和安全感能缓解他们的不适感,比让他们独自躺着更贴心。

新生宝宝的成长需要 “松弛感”:

不必纠结 “抱多久算多”,当宝宝需要时及时抱,状态好时让他躺,就是最好的节奏。避免两个极端:既不要因 “怕惯坏” 而对哭闹置之不理,也不要时刻抱着不放,影响宝宝自主休息和发育。

说到底,无论是抱还是躺,核心都是 “读懂宝宝的需求”。新手爸妈不用焦虑,在一次次互动中找到和宝宝的相处节奏,就是最适合你们的方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