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女大学生到美国刷盘子 , 为拿绿卡嫁美国老男人 , 婚后发现他是穷人,两口子连吃饭都要AA…
内蒙女孩王芳(化名)的人生,仿佛从一开始就被笼罩在一层阴霾之下。
她出生于 1987 年 5 月,家乡是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下辖的一个普通农村。这里的天虽然很蓝,地虽然很广,但生活却格外艰辛。
王芳的家庭贫困不堪,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都在和土地、羊群打交道。
家里除了她,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在那个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的环境里,王芳和妹妹从小就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她们总是被忽视,被要求把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让给弟弟。
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和睦,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
家里总是充满了火药味,这让王芳的童年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她无数次在夜里偷偷哭泣,渴望着能有一个温暖、和谐的家,也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她从小就有了强烈的想要离开家乡的愿望。
2005 年,王芳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高考。
她日夜苦读,希望能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当高考分数出来时,她欣喜地发现自己过了本科分数线。
为了远离那个让她压抑的家,她毅然报考了地处最南端的海南的一所院校。
来到海南上大学后,王芳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为了节省路费,她一年才回家一次。
每次到了暑假,别的同学都兴高采烈地回家与家人团聚,而她却选择留在当地打工。她发过传单、做过家教,只要能赚钱,她什么都愿意做。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尽管她如此努力,到了大三时,还是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不得不辍学。
那一刻,她感觉自己的世界崩塌了,多年的努力似乎都付诸东流。
辍学后的王芳,怀着迷茫和无奈,来到了广州打工。没有学历的她,只能进入工厂,成为了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
每天,她都要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可拿到的工资却少得可怜。
在工厂里度过了两年枯燥乏味的时光后,王芳觉得这样下去没有任何前途。她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平凡地度过,于是决定转行做销售。
这期间,她可谓是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
她卖过电话卡,每天要在大街小巷里奔波,向不同的人推销;她卖过网线,要面对客户的各种挑剔和质疑;她还卖过地泵、挖掘机,这些在常人看来很陌生的产品,她都要努力去了解、去推广。
几年的销售工作,让王芳从一个羞涩内向的女孩,变成了一个能说会道、善于与人沟通的人。
她的眼界也逐渐开阔,开始向往着更加美好的生活。
2014 年夏天,王芳到广东省江门市洽谈一笔业务。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个旅法华人。这个女人刚从法国回来,身上散发着一种自信和从容的气质。
王芳和她聊了起来,从谈话中得知,这个女人以前也很穷,甚至都没上过高中。
但是多年前,她到法国打工,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经过多年的打拼后赚了不少钱,还在法国买了房子。这次回国,是回来探亲的。
那个女人告诉王芳,国外的世界很精彩,赚钱相对容易,而且没有严重的行业歧视,不管是从事什么工作,都能拿到不错的薪水。
简单来说,只要你勤劳,就能致富。
王芳听着听着,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波澜。
她从来没有想过,原来外面的世界是这样的。从那一刻起,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出国打工。
回到住处后,王芳就开始不断地查资料,四处问询,想要找到一条出国的路。
她了解了很多国家的情况,经过反复的总结和思考,最终觉得美国可能是最适合自己的地方。
她认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包容度应该比较高。
于是,王芳满怀信心地准备好资料,来到广州的美国大使馆,想要提交签证申请。可是,现实却给了她一个沉重的打击。
因为她单身,而且没有稳定的工作,美国大使馆拒绝了她的申请。
她甚至连旅游签都拿不到。那一刻,王芳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无助,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但是,王芳并没有轻易放弃。
她开始联系很多办理出国的中介,希望能通过其他途径实现自己的出国梦。其中有一个中介告诉她,只要拿出 20 万元人民币,就可以保证她通过美国旅游签。
20 万元,对于王芳来说,是她这么多年来辛辛苦苦攒下的全部积蓄。
但她咬了咬牙,还是豁出去了。她想,这也许是自己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交了中介费后,王芳身上已经几乎没有钱了。不过,好在她的付出有了回报,她终于拿到了美国签证。
2015 年年初,王芳在家里度过了最后一个春节。父母得知她要去美国,坚决反对,他们担心女儿一个人在国外会吃苦,会受委屈。
但王芳心意已决,她知道,只有走出这一步,自己才有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
随后,王芳来到了北京机场,乘坐飞机前往美国纽约。当飞机起飞的那一刻,她的心情无比复杂,既有对未来的期待,又有对未知的恐惧。
下了飞机后,王芳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身边的人说着她不太熟悉的语言。
她身上只有 1500 美元,这是她所有的家当。
中介把她介绍到了一家华人餐馆,从那以后,王芳就开始了她在美国的刷盘子生涯。
每天,她都要起早贪黑,从清晨一直忙到深夜。她的手成天泡在水里,变得又红又肿,还经常会被盘子划伤。
半年后,王芳的旅游签到期了。按照规定,她应该回到中国。但她怎么可能就这样回去呢?
她当初来的时候,就没打算轻易放弃。于是,她选择了黑下来,继续留在餐馆打工。
这段日子,是王芳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光。
她每天都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中,害怕被移民局发现,害怕失去这份工作。
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她知道,只有这样,她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还好,当时王芳一天能有 200 美金的收入。她很节省,每个月都会把大部分钱寄回家里。
父母因为她的接济,生活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对于王芳自己来说,她在美国没有合法身份,除了刷盘子,根本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工作。
王芳心里清楚,要想真正在美国立足,她必须拿到美国身份。
而经过打听,她知道除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找个美国人结婚。
王芳对自己的外貌有自知之明,她长相普通,脸上还有不少痘痘,想要找一个同龄且帅气的美国男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了能和美国人沟通,2017 年 2 月,王芳进入了一家社区大学,开始学习英语。
从那时起,她也算是成为了一名留学生。
第一天来到社区大学,王芳就遇到了一个老教授。她和老教授聊了一会儿,得知他竟然还是单身状态。
那一刻,王芳的心中涌起了一丝希望,她想着,也许这个老教授可以成为她拿到绿卡的跳板。
于是,从见到老教授的第一面开始,王芳就竭尽全力在他面前表现自己。
她努力地用自己并不流利的英语和老教授交流,展现自己的勤劳和善良。
三天后,老教授主动找到了王芳,他说他喜欢王芳,希望王芳能做他的女朋友。
王芳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对老教授说道:“恋爱先不谈,你先跟我结婚帮我拿绿卡,结婚以后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谈恋爱。”
老教授听了王芳的话,有些惊讶,但他也明白王芳的心思。
他虽然知道王芳可能并不喜欢他,但他觉得只要能和王芳结婚,他就可以拥有一个伴侣,也算是一种幸福。
五天后,老教授同意了王芳的提议。2017 年 2 月 14 日,在和老教授相识不到 10 天时,王芳便和他领了结婚证。
直到领证当天,王芳才得知这个老教授比自己大了整整 25 岁,但她并没有在意,她更多的是为自己即将拥有美国身份而感到高兴。
四个月后,王芳终于拿到了美国绿卡。
从那一刻起,她觉得自己在美国有了真正的立足之地。
结婚后,王芳本以为自己可以过上好日子,不用再那么辛苦地工作。
但现实却再次让她失望了。老教授非常精打细算,他不仅要求王芳付给他房租,而且在生活中的每一项开销上都要和王芳 AA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