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电力灌溉设备静静运转,城市新区内变电站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这是一场关乎每个人日常生活的电网升级行动。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时期,电力保障已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2025年10月13日,国网冀北三河市供电公司通过将庄户35千伏变电站负荷切倒至孤山营110千伏站供电,有效提升了北京东三河地区“煤改电”用户供电可靠性。
这一举措是三河市电网建设加速推进的缩影。面对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三河市正在经历一场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深刻转变,通过加速电网升级改造,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

01 电网建设紧锣密鼓,夯实供电基础
近年来,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三河市的用电需求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面对日益凸显的电力供需矛盾,三河供电公司积极作为,全力推进电网建设,为三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
2024年,三河市电网建设总投资达到7990.39万元,计划实施农配网工程30项,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38.34千米,0.4千伏线路30.11千米,安装配电变压器89台,总容量2.81万千伏安。
其中,民生工程11项已全部竣工,剩余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年底将全部竣工。
在主干电网建设方面,多项关键工程进展顺利。黄辛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土建施工已完成90%,电气安装工作完成70%,预计2024年底竣工投产;东兴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于9月底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11月竣工。
02 农网改造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在三河市的乡村地区,农网改造工程正让广大农村群众切实体验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在段甲岭镇八百户村,国网三河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进行了农网改造工程最后的换线工作。在今年的农网改造工程中,该村新装和增容3台变压器,容量共计1000千伏安,大大增强了该村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
2025年,三河市农网改造工程共计25项,计划总投资5280.54万元,工程量包括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129.83千米,安装10千伏配电变压器35台,总容量10.8兆伏安。
通过在线路末端增加变压器,对供电半径偏长的线路进行切改,有效减少了线路末端农户的低电压状况,大大增加了农户的户均容量。
在春季灌溉时节,三河市供电公司组织党员服务队走村入户,开展春灌保电专项服务,对农业灌溉台区、排灌电机、水泵线路进行“拉网式”排查,对老旧线路及时检修更换。
结合“阳光业扩”服务机制,公司为农业种植大户、农机合作社开辟农事绿色通道,提供“一户一策”用电解决方案。
03 绿色发展与多维协同的新体系
三河市供电公司正在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电网建设与服务中。截至2024年9月,三河市共有分布式光伏并网用户672户,总容量3.53万千瓦。
2024年1至9月新增并网491户,新增容量2.53万千瓦,累计发电量925.68万千瓦时,累计上网电量达到755.87万千瓦时。
为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管理,三河市供电公司每季度编制《分布式光伏接入可开放容量公示表》,对户用光伏报装不超过50千瓦,非自然人报装不超过20兆瓦。各营业厅对咨询或办理业务的客户发放告知书,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受理业务。
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方面,三河市供电公司也为充电站建设提供良好接电服务。对居民家庭住宅、居民住宅小区等设置的充换电设施用电,执行居民用电价格中的合表用户电价,并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鼓励电动汽车在电力系统用电低谷时段充电。
面对复杂繁重的属地协调工作,三河供电公司制定了“规范流程与职责”和“发挥政企联动优势”两项工作方针,确保在属地规划协调工作中减少矛盾冲突,推动工程顺利进行。
随着东兴庄220千伏变电站2025年投产,燕郊南220千伏变电站2026年完工,三河电网将迎来质的飞跃。未来,三河市供电公司还将继续推动农网改造升级,让绿色希冀照沃野,电力助农添丰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电网建设不仅是线路与变电站的延伸,更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三河市通过电网升级改造,正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照亮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