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乌克兰的远程战争:普京的“后方危机”正在逼近

一、炸声越过千里:乌克兰远程打击的升级过去几个月,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的袭击频率明显上升,目标也越来越深入。11 月 4
一、炸声越过千里:乌克兰远程打击的升级

过去几个月,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的袭击频率明显上升,目标也越来越深入。11 月 4 日晚,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的一家石化工厂被击中;几乎同时,下诺夫哥罗德州的一座炼油厂也发生爆炸——这些地方都远离前线上千公里。

这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乌克兰远程打击能力显著升级的结果。从无人机航程、情报精度到打击频率,乌军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乌克兰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切断俄罗斯维持战争的经济基础。

目前来看,克里姆林宫仍没有找到有效的防御办法。能源设施的爆炸、炼油厂的火灾、铁路系统的瘫痪,正在不断消耗俄罗斯的战争能力。这不仅仅是物质的损失,更是政治与心理的双重打击。

二、能源与铁路:俄罗斯的“血管”被掐住

俄罗斯是个靠铁路和能源活着的国家。能源供应决定了战场油料,铁路运输则是前线的生命线。

最新数据显示,俄罗斯铁路货运量下降约 10%。这个数字看似不大,但对一个幅员辽阔、几乎全靠铁路运输的国家来说,这代表着后勤能力正在系统性削弱。

尤其是克里米亚方向,乌克兰的袭击已造成当地燃料短缺。炼油厂被毁后,部分地区开始实行汽油配给。克里米亚本就缺水,如今燃料也不足,当地局势越来越脆弱。

乌克兰显然在改变打法:从“打士兵”转向“打系统”。它瞄准的不是战场上那几公里的推进,而是让俄罗斯的战争机器从内部逐渐失灵。

三、动员预备役:普京的政治高危区

最近,普京下令在未来两三个月内动员全部预备役人员——但他又小心翼翼地让他们守在炼油厂、铁路枢纽这些后方地区,而不是直接送上前线。

为什么?因为普京最怕的不是战败,而是国内反弹。

2024 年乌军一度打进库尔斯克边境,当时不少驻守预备役突然变成“前线士兵”,伤亡和被俘引发了民怨。普京清楚,如果再让大规模征召民众上战场,社会不满可能会直接引爆。

历史上,苏联解体前的导火索之一就是阿富汗战争带来的阵亡潮。而如今的普京,手里既没有苏共那样的全国组织体系,也没有叶利钦时代那种地方自治的缓冲。统一俄罗斯党缺乏基层渗透力,一旦地方省份出现反抗,克里姆林宫根本压不住。

普京怕的是那种“自下而上”的反抗,就像历史上著名的“扎克雷起义”——不是有人策动,而是民众自己喊出一句:“我们受够了。”

四、从战争到剧场:权威的“展示性维稳”

普京的权威越来越依赖于“展示”——展示武器、展示自信、展示控制。最近他高调宣布测试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核动力鱼雷波塞冬,还“复活”旧型号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

但问题是:挪威的斯瓦尔巴监测点并没有探测到核动力推进迹象。也就是说,这些所谓的新测试,很可能只是政治秀,而不是真正的技术突破。

普京在用武器展示维稳,而非用成果取信。他要的不是胜利,而是“稳定的强者形象”。但这种维稳的方式,本身就说明了危机的深度。

五、欧洲的新棋局:援乌模式正在转型

与普京的焦虑相对,欧洲正在加快“去依赖化”和“再武装化”。

挪威提出用主权财富基金的收益,抵押冻结的俄资产,为乌克兰提供贷款。丹麦和挪威也计划在乌境内直接设厂生产弹药。这是一个信号:欧洲正在从“援助”走向“共战”。

但分歧依旧存在。德国、法国、英国在应对策略上各有算盘,英国国内还在争论是否削减国防预算。波兰虽然军费占 GDP 5%,但也清楚这种高强度投入不可持续。欧洲想挺乌克兰,但又怕拖垮自己,这种两难在政治上非常显著。

六、美国的两难:川普的不确定外交

美国总统川普执政近一年,对乌政策仍充满不确定。他一方面口头支持乌克兰,一方面又拒绝提供战斧巡航导弹。华盛顿内部的矛盾也在显现:有人主张“有限支持”,有人坚持“欧洲是战略核心、不能放弃”。

而川普个人的随机式决策让盟友更加担忧。就在前不久,他点名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引发外交风波,普京随即放话要部署弹道导弹回应——这看似强硬,其实更像冷战剧本的翻拍:声势大,实效弱。

七、普京的“战略困局”:赢不了,也退不出

普京现在的处境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被战争绑架的人。

他需要战争来维持权威,却又怕战争失控。他要展示强势,却又担心民众反弹。前线没能突破,后方不断被打击;经济受创,社会情绪在积累。

即便乌克兰最终未能取胜,俄罗斯也已经陷入长期消耗战。而中欧地带则正在重新武装:波兰、芬兰、德国、乌克兰、俄罗斯——这一片区域的重装部队数量已超过 800 万人。

这意味着什么?欧洲安全格局已经被彻底改写,而这场战争的“后遗症”,还将持续整个十年。

八、结语:燃烧的冬天,逼近的临界点

乌克兰的远程战争正在重塑俄乌冲突的逻辑。这不仅仅是一场前线争夺,而是一场对能源、后勤、社会与权威的全面消耗。

俄罗斯的炼油厂、铁路、社会情绪、政治结构,都在被这场持久战缓慢侵蚀。普京仍在维持强者叙事,但现实正在削弱这种叙事的说服力。

接下来的冬天,战线可能不会大幅变化,但心理战、经济战和内部裂缝的变化,可能才是真正决定走向的那股力量。

评论列表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33
2025-11-10 09:30
乌克兰外交部长安德烈·西比哈说:俄罗斯人常说:俄罗斯国家没有边界,这体现了他们对边界和周围邻国的蔑视,事实上,唯一没有边界的,是俄罗斯的野蛮行径,俄罗斯并非是什么'独特'文明,而是根本就缺乏文明。"
正信龙天
正信龙天 31
2025-11-10 07:09
兵贵速,不贵久。发战易,收战难。战线一久,大熊必亏。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29
2025-11-10 09:30
1979年至1989年,十年阿富汗战争,拖垮了前苏联,致使1991年前苏联解体,乌俄战争就是当年阿富汗战争的重演,俄罗斯人它们早晚得思念欧洲旧家乡,回到它们的欧洲老家去,1991年前苏联解体,当时就把俄罗斯一夜打回解放前。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28
2025-11-10 09:30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说:让俄罗斯人,也尝一尝在自己国家本土作战的滋味。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26
2025-11-10 09:31
美国前总统拜登曾经说过:普京它敢扔一颗核弹试试!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23
2025-11-10 09:31
这场战争,俄罗斯老毛子赢不了。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23
2025-11-10 09:30
乌克兰军情总局局长,布达诺夫中将宣称,俄罗斯每天的战争耗费近10亿美元,俄罗斯财政预算的41%用于战争,为了维持高强度的军费支出,俄罗斯“几乎削减了所有的社会项目”。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23
2025-11-10 09:30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记者说:2022年2月24日,乌俄战争爆发的第一天,他向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发出求援,然而几乎无一例外,全都是劝他投降,直到最后,英国时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给他打来电话鼓励说,你们乌克兰人坚持住,英国人的援助马上就到。
UC网友18xxxx5296
UC网友18xxxx5296 22
2025-11-10 05:27
消灭法西斯 自由属于人民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22
2025-11-10 09:31
美国前总统拜登警告俄罗斯人,普京如果敢动用核弹,4500万俄罗斯人将面临毁灭,北约全部的核武器,现在都已经对准俄罗斯。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17
2025-11-10 09:30
红军城(波克罗夫斯克)方向,乌军已歼灭了所有进入该市郊区的俄军,前一段时间,俄军成功突入该市的南郊,具体来说是矿工区,在那里,他们占领了包括数十户民宅在内的大片区域,他们还劫持了多名平民,并针对控制区内的乌军设下埋伏,乌军迅速做出反应,开始在该市南部进行清剿行动,经过两天的激烈战斗,成功消灭了这支俄军,30至50名俄军被击毙, 一些俄军试图伪装成平民逃跑,也被识别并消灭,目前,波克罗夫斯克市,已完全由乌克兰军队控制,该市境内已无俄罗斯军队。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12
2025-11-10 09:31
乌克兰英雄们,你们一定能赢得胜利,乌克兰人抵抗俄罗斯的侵略是正义的,正义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12
2025-11-10 09:31
F16战斗机只是个开头,美国、北约性能更先进的空军战斗机,都会继续以援乌的形式,出现在乌克兰空军部队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11
2025-11-10 09:31
俄罗斯老毛子赢不了。
用户10xxx40
用户10xxx40 10
2025-11-09 23:51
👍👍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汉军北抵瀚海而还 9
2025-11-10 09:31
乌俄战争不停止,北约集团早晚会对俄罗斯实施核打击。
忠義千秋
忠義千秋 6
2025-11-10 04:58
危机了俄罗斯没有远程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