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命运》:命这玩意儿,就得自己改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还记得当时在电影院看《哪吒之魔童降世》,被他的这句话狠狠地震撼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还记得当时在电影院看《哪吒之魔童降世》,被他的这句话狠狠地震撼到了。

如今在蔡崇达的《命运》里,我仿佛也看到了那个从不认命的哪吒。

《命运》一书是蔡崇达继《皮囊》之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

还记得《皮囊》里的那句“皮囊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吗?

这句话正好是来自《命运》的主人公——阿太。

几年前初读《皮囊》,就对书中的阿太特别好奇,总觉得她应该是像“扫地僧”一样的人物。

如今终于是可以一窥究竟了。

阿太要开始讲她的人生了,她就站在自己命运的入海口,回望自己生命里的每条溪流。她眯上眼的样子,又像在回味某道好吃的菜:我的命运可有趣了。

本书可以说是九十九岁的阿太在离世前的回忆录,大致分为五个篇章。

那么故事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是从阿太的母亲连生两个女儿,家里后继无人?

还是从她15岁被神婆断言“无子无孙无儿送终”的时候?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神婆”这一“传统”,我是不信的。

应该说95后,甚至是90后,大部分应该都是不信的。

但在以前,就有很多人相信,就连我的母亲都找人给我算过命。

一命二运三风水,这在南方沿海更是盛行。

基于此,因为这个“判词”,阿太可以说是生活在别人的偏见里,更别说当时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

相比于传统神性的“命运”定义,我更愿意相信“命运”是时代浪潮下的身不由己。

阿太人生的前半段,深受母亲的影响。

她的母亲这一代往上是三代单传,人丁本就单薄,不受待见,而她却偏是女儿身。

自此,她一家的身上都压着香火传承的大山。

阿太爷爷从阿太母亲小的时候就开始擢选赘婿,简直入了魔。

可惜天不遂人愿,阿太母亲生了两个女儿,丈夫也也离家出走。

那个时候,他们哪里知道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染色体决定的,只道是“命”罢了。

阿太爷爷没了心气,郁郁而终;阿太母亲也“疯魔”了。阿太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长大。

阿太人生的中段应该就是起源于那个神婆。

她与神婆的儿子结婚了。(总感觉这好像是神婆的套路)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战争爆发了,她的丈夫被抓了壮丁,婆婆也走了,留她一个人在乱世里求活。

而基于她的认知,对抗命运,就是让丈夫在马来西亚再娶,传承香火,哪怕为此让自己和丈夫都生活在痛苦中。

就是收养一些孩子,让自己“有儿有女有人送终”,哪怕在这个世道,养活自己都很艰难。

在我们看来,反抗命运的方式不仅仅只有这一种。

可对她来说,或许只有这一种。

阿太人生的后段,或许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离别吧。

身边的人一个又一个去世,而自己居然活到了99岁,寿终正寝。

书中的阿太不像爽文里的“龙傲天”,大喊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便能开启外挂人生。

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存在宛若微尘;

在“传统思想”的禁锢下,个人的选择屈指可数,甚至没有选择。

这或许就是“命运”吧,阿太一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命运抗争”,我们可以不理解,但应该尊重。

死亡应该是很可怕的,可有的人连死亡都不怕,却怕活下去。

个人觉得,活着,就是阿太对命运对大的抗争。

我们都只是普通人而已,不是哪吒,也不是爽文的主角,逆天改命的戏码太过遥远。

坚强地活着,认真地活着,来着一遭,不虚此行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