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是中国逼我的,特朗普当众摊牌,撕下伪装,三艘美航母已逼近中国

10月17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媒体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竟倒打一耙,说这次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完全是“被中国逼的”。

10月17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媒体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竟倒打一耙,说这次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完全是“被中国逼的”。

这话一出,让人大跌眼镜,从2018年开始,特朗普就开始对中国加征关税,2025年重返白宫后,特朗普继续对中国出手,哪一次不是美国先出的手?每一次,都是美国先动手,中国才反击。可现在,特朗普竟然倒打一耙。

不仅如此,根据美国海军研究学会的船舶跟踪系统显示,美国海军的航母,已经出现在中国周边海域,开始秀肌肉了。是真的急眼了,还是虚张声势?

稀土管制戳中痛处

特朗普口中“被逼无奈”的加税理由,说到底,其实是中国收紧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高端产业阵脚大乱的直接反应。10月9日,中方宣布加强稀土出口管制,这记精准打击瞬间击中了美国的“产业命门”。

稀土这东西,没有它,B-21隐形轰炸机的雷达系统无法运转,F-35战斗机的发动机难以启动,就连特斯拉电动车的电池性能都要大打折扣。而美国在这方面对中国的依赖度高得惊人,特别是镝、铽等中重稀土,几乎没有可替代来源。

管制政策一出,美国军工巨头诺斯罗普・格鲁曼立刻爆雷,其B-21轰炸机项目出现4.77亿美元亏损,其中稀土断供导致的停工损失就占了三分之二。特斯拉也没能幸免,因原料短缺被迫调整生产计划,股价应声下跌3个点。

可笑的是,特朗普一边喊着“被中国逼迫”,一边又在9天后的白宫会晤中突然松口,说“美国可能降低对华关税”,还透露“计划2026年初访问中国”。这种9天内180度的态度反转,哪里是“被逼无奈”,分明是国内经济压力下的被动妥协。

航母逼近?唬人

就在特朗普抛出关税威胁的同时,美军摆出了更具威慑性的姿态,美国2艘航母齐聚中国周边海域。根据美国海军研究学会的跟踪数据,“乔治・华盛顿”号盘踞在日本横须贺军港,“尼米兹”号刚从中东赶来南海,还有一艘航母在菲律宾海待命,再加上入驻日本三泽空军基地的4架B-1B轰炸机,美军这副“谈不妥就打”的架势,颇有几分“炮舰外交”的老派作风。

但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这看似强大的航母编队,其实是“外强中干”的典型。先看“尼米兹”号,作为尼米兹级航母的首舰,它已经服役近半个世纪,早就过了巅峰状态。今年6月中东局势紧张时,这艘老舰被紧急调往波斯湾,参与了为期12天的军事冲突,刚结束高强度部署就马不停蹄赶往南海,连休整时间都没有,完全是疲于奔命的状态。

再看部署在横须贺的“乔治・华盛顿”号,虽然名义上是前沿部署航母,但它的维护记录实在不敢恭维。2024年刚完成为期两年的大修,可出海训练时就多次出现动力系统故障,去年还因舰载机弹射器问题停摆了一个月。

坦言说,这种“秀肌肉”的套路在21世纪的中国面前早已失效。美军想靠几艘航母就掌握主动权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中国海军的近海防御体系早已今非昔比,从驱逐舰到护卫舰,从常规潜艇到核潜艇,形成了层层递进的防御网络,再加上岸基火力的支援,第一岛链内的制海权争夺早已不是美军说了算了。

从九三阅兵看实力: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的模样

特朗普之所以敢同时在经济和军事上对华施压,或许还抱着“中国会妥协”的旧幻想,但2025年9月3日的九三阅兵,已经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世界: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那个任人欺凌的国家了。

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吸引了全球媒体的目光。英国广播公司、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外媒纷纷定格那些“超燃”时刻。

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具备全球打击能力的“东风-5C”和“东风-61”导弹。从央视公布的画面看,东风-61延续了东风-41的公路机动设计思路,采用16轮TEL车,能在全地形条件下高速机动,其射程足以覆盖全球任何角落。

除了战略核力量,那些被外媒称为“航母杀手”的装备更具针对性。东风-21D、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早已声名在外,而最新列装的鹰击-17、鹰击-19等高超音速武器,更是让美军航母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中国的这种实力不是为了挑起冲突,而是为了守护和平,中国通过阅兵既不回避力量,也不放弃对话,这正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底气所在。

总之,特朗普一边喊着“加税”的狠话,一边派航母搞威慑,看似掌握了主动权,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真正的节奏其实在中国手里。

恢复美豆采购、加强芬太尼管控、放宽稀土限制,每一个都暴露了美国的内部痛点。美军的航母编队看似来势汹汹,但正如分析人士指出的,这更像是“刷存在感”的虚张声势。

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已经相当完善,海空力量与岸基火力相互配合,进可攻退可守,有能力歼灭一切来犯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