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北京功德林关了8个黄埔一期生,最终7人特赦,唯有1人被枪决

说起“功德”这俩字,你脑子里会浮现啥画面?是不是觉得要么是做个大好人,多做好事攒点善行,要么就是庙里头那个功德箱?其实吧

说起“功德”这俩字,你脑子里会浮现啥画面?是不是觉得要么是做个大好人,多做好事攒点善行,要么就是庙里头那个功德箱?其实吧,不管想到哪一种,都是心里向善的一种体现。

你们知道功德林是啥地方不?对,它其实是个挺特别的监狱。

这个地方挺特别的,就在于功德林虽然只是个监狱,但它可不是谁都能随便进去的。

里面圈着的每一个人,以前都为咱们国家立过大功。看到这里,你或许要纳闷了,立了功咋还被关着呢,不是应该好好款待他们嘛?咱们接着往下看......

【一、功德林】

功德林这个地方,原先是清朝留下来的一个没人管的破庙。等北京一解放,它就变了样,成了专门关国民党那些大官的地方,成了个监狱。

要说最出名的,还得数那8位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国民党高级军官。

一说黄埔、高级将领,大家心里应该就有数了,为啥功德林不是随便谁都能进的。

黄埔军校,那可是咱们国家头一个正式的军事学校,影响力大得很。很多打日本鬼子出名的将领,都是从那儿出来的。说真的,只要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个个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这8位国民党高层将领,那可是这段时间里最耀眼、最受瞩目的大人物。

他们每个人在抗日战争那会儿,都打过不少硬仗,出了不少力,把日本鬼子赶出咱们中国,他们身上流的汗、出的血可不少。那会儿,他们的贡献真不小。但话说回来,功劳归功劳,过错归过错,不能混为一谈。

他们是蒋介石的支持者,后来却走上了背离民众的路,铁了心要挑起内战。结果战争失败,他们被囚禁在了功德林。

【二、以德报怨,感化国民党将领】

尽管他们都清楚共产党对待俘虏很宽容,但身为国民党高层将领,他们心里哪能不明白,国民党对那些落入他们手中的共产党人,所做的坏事多得数不清。

现在到了这步田地,他们心里头七上八下的,觉得最后的结果没啥悬念了。在他们看来,自己很可能会跟那些被抓的共产党人一样,遭受各种折磨,最后把小命丢在这儿。

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共产党人对他们的态度既不是责骂,也不是动手,更没有杀害。这个地方,与其说是座监狱,不如说更像是一所学校。大家在里面都互称同学,一块儿学习,一块儿转变思想。要是谁表现得好,还有机会得到特赦,过上安稳的晚年生活。

【三、8位国民党高级将领7位特赦1位枪毙】

在功德林,那8个国民党的大官里,有7个通过学习慢慢转变了想法,最后都被特别释放了。但邓子超这家伙,就是一根筋,死脑筋,不接受新思想,结果就被处决了。

【冥顽不灵邓子超,自食恶果】

邓子超在黄埔军校那会儿,特别聪明还爱学习,成绩好得不得了,结果被蒋介石给看上了,让他担了大责任。慢慢地,他就被蒋介石那套给带跑了,干啥都以蒋介石马首是瞻。

1938年那会儿,邓子超在庐山保卫战里头打响了名气。从那以后,他跟日本人干仗,把日本人打得挺惨,算是好好给日本人嚣张的气焰泼了盆冷水。

那会儿,邓子超还是大伙儿心里头那位响当当的抗日大英雄。但可叹的是,蒋介石愣是不管老百姓的想法,强行挑起了内战。邓子超这把原本用来刺向日本鬼子的锋利刀子,也被迫跟着蒋介石,把刀口对准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他压根儿没想到,自己现在竟没了跟日本人打仗时的那股勇猛劲儿,一碰上共产党的军队,就老是打败仗。

他心里挺不是滋味的,还怕被蒋介石给收拾了,但没想到蒋介石来了个大反转,不但没找邓子超的麻烦,反而更加器重他了。

显然,这种“恩惠”策略相当奏效。邓子超落网后,满心都是对蒋介石的感激,坚决不接受我党的转化工作。他不仅时常挑衅管理人员,还屡次策划逃跑行动。

邓子超至今没有展现出任何悔改的迹象,对我党和人民群众来说,他仍然是个很大的威胁。

1951年,在经过一场公开的法庭审判后,这个人被判了死刑,并且是枪决。他成了我们国家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里,头一个被枪毙的。

邓子超的离世挺让人惋惜的,但说实话,也挺让人难以产生同情心的。

邓子超,以前可是个为国打仗、保护百姓的大英雄。但没想到,他被蒋介石给带偏了路,竟然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开了枪。结果,他没死在敌人手里,反倒被自己人给害了,真是让人痛心。

邓子超明明有机会重新开始,做人做事都可以有新的选择,但他偏偏固执己见,一条路走到底,真是让人恼火到了极点。

【“自杀未遂”杜聿明】

杜聿明是个大名鼎鼎的抗日英雄,他当国民党第5军军长那会儿,亲自带领部队打了场特别出名的昆仑山大战。后来到了淮海战役,杜聿明担任徐州那边“剿匪”的副总司令,结果不幸被抓住了。

杜聿明被抓后,心里头那是彻底没盼头了。身为共产党眼里的头号大罪人,他压根不觉得自个儿还能有活路。

而且那时候,他身体差得很,肺结核、脊椎炎这些病一个接一个,每天都让他痛苦万分,感觉活着都没啥意思了。

杜聿明心里头骄傲得很,他宁可自己了断,也不想遭遇那些说不准的狠毒折磨,还有公开让人看笑话的审判。他更不愿意在以前那些对手面前,因为生病而显得自己软弱无能。

他压根儿没想过,共产党会按照“善待俘虏”的政策,不光把他的病给瞧好了,还特地为了让他养病,给弄了一张软乎乎的床垫。

杜聿明被这些无微不至的关照深深打动,于是他也以实际行动回应,勤奋学习,全力以赴去改变和提升自己。

1959年,杜聿明因为表现挺不错,成了头一批被特别放出来的人。

1978年的时候,杜聿明被选为了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还成了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并且兼任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的副组长。到了1981年,杜聿明因为生病去世了,那时候他77岁。

【“三得将军”李仙洲】

李仙洲是山东德州人,他当兵那会儿,路可不是一帆风顺的,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上战场时的那股子勇猛劲儿。

抗战那会儿,李仙洲因为老是狠狠打击敌人,被大伙儿尊称为“硬骨头将军”。

李仙洲本来打仗挺勇猛,但受蒋介石的影响,他慢慢变坏了。他开始不积极抗日,反而把枪头调转过来对准红军,老是找茬挑起战斗。

在打仗的解放时期,李仙洲在莱芜那场大战里被抓了。

刚到功德林那会儿,李仙洲没怎么主动学习,不过他也没整啥幺蛾子,挺老实的。

他每天的事情就是围着吃饭、上厕所和睡觉转,所以大家都叫他“三样大将军”,就是管“吃的、拉的、睡的”。

新中国成立后,李仙洲认了命,非常配合进行转变。

1960年的时候,李仙洲获得了特赦。说来也挺有意思的,他之前在国民党那边没享受到的待遇,在特赦会上倒是体会到了。

获得特赦之后,他先是在山东省政协工作,担任过政协委员,后来还升为了常委。不仅如此,他还在全国政协里有了一席之地,成为了全国政协委员。

1988年的时候,李仙洲老先生在济南安详离世,走完了他94年的人生路。

【“书呆子”黄维】

生活嘛,有时候给你点甜头,开了扇门让你往前走,但也得留点挑战,悄悄把旁边的窗给关上。

这说法简直就是给黄维量身定做的。

黄维这人,打仗时主意特别多。他在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还有缅甸反攻战这些大战里,都打得非常漂亮,战功显赫。

但他有个大问题,就是打仗不够变通,这使得黄维在指挥作战时常常造成一些本可避免的伤亡,所以大家都叫他“书生气太重的指挥官”。

黄维到了战争后期,为了减少伤亡,他主要把精力放在了教学上,很少再亲自上战场打仗了。

在解放战那会儿,黄维想再上战场,国民党里头可炸了锅,争论得不可开交。

尽管最后赞成黄维上战场的那帮人取得了胜利,但事情的发展却跟那些死活不同意他参战的人预想的一样,黄维这一去,简直就是给解放军白送战功。

在淮海战役里,他的队伍没多久就被解放军给打败了,他自己呢,也被抓了起来。

“书胆子”的作战方式过于僵化,思维模式也显得刻板。为了避免被共产党影响而失去自我,他千方百计地逃避改造。

他这人挺老实,没做啥出格的事儿。更有趣的是,他为了逃避改造,竟然捣鼓出了个永动机。谁承想,这东西还给咱们国家的科学进步添了把力。共产党看他这样,印象挺好,还给封了个“科技小能手”的称号。

但是,黄维并没有固执太久,经过老朋友李仙洲的耐心劝说,他逐渐转变态度,主动投入到改造中,最终在1975年获得了特别释放。

黄维在获得特赦后,就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他一心扑在国民革命军军史的研究上。

【好脾气的周振强】

周振强,老家在浙江,他参与过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这些大战。跟别人在战场上被抓不一样,他是在金华快解放的时候,想逃跑时被老百姓给逮住了。

在功德林里面的周振强,表现那是相当出色,啥苦差事累活儿他都争着去做。就拿那时候敲煤这事儿来说吧,真的是个体力活儿,大家都想法子躲着不干。

周振强这家伙,人家都是能躲就躲,他倒好,不光不跑,还主动说以后这种活儿都归他了。为了干起来更省力,他还琢磨出个新招儿,就是拿一块煤去砸另一块,这法子一用,管理员和其他那些战犯都夸他聪明,直说好。

周振强因为表现挺不错,所以被选进了第一批获得特赦的人里头。

获得特赦之后,他全身心投入到文史资料的编写工作中,担任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他在北京离世,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

【“太行屏障”范汉杰】

范汉杰,老家在广东省梅州,他得到过朱德送的“太行守护神”大旗,为啥呢?就因为他在太行山脚下,硬是把日本人给缠得死死的,让他们动弹不得。

后来,在大部队需要撤离的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走在最前面,指挥着队伍完成了那个连国民党自己的人都觉得没法做到的任务。

那次战斗,我们虽说最终冲出了包围圈,但代价惨重,整个队伍就只剩下几十号人活着出来。

解放战争那会儿,范汉杰在锦州打仗时被抓住了,之后他就进了功德林。

范汉杰在功德林期间,真心实意地参与改造,各方面都做得挺好。1960年,他得到了特别释放,后来还当上了第四届全国政协的常委。一直到了1976年,他因病去世,走完了80年的人生路。

【蒋介石心腹宋希濂】

宋希濂,老家在湖南湘潭,他是蒋介石身边的重要人物。在武汉那场保卫大战里,他带着部队在富金山跟日军干了一仗,那仗打得真是震撼人心。两边伤亡都差不多,一比一的比例,这在国民党军队里算是少有的,伤亡不算太重。

1949年的时候,这家伙在四川大渡河那边被抓了。不过呢,由于他在功德林里头表现挺不错,所以到了1959年,他就成了第一批被特别释放的战犯。放出来后,他还被安排了个差事,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里当了个委员。

1980年的时候,他去了美国生活,然后在1993年,他在那边因为生病去世了,去世的时候86岁。

【复兴社创始人曾扩情】

曾扩情一开始很受蒋介石的器重和信任,他在黄埔军校学习时,跟周总理关系挺不错的。但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就对黄埔军校的学生动手了,不让再有跨党派的事儿。

为了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曾扩情决定加入国民党。

1932年那会儿,蒋介石下令搞了个复兴社。军统的大当家戴笠,在遇到增扩情的时候,都得恭敬地叫声大哥。

曾扩情掌权后,就开始拼命捞钱,到处收礼收贿。不过呢,因为在西安事变那会儿,他对国共两边都模棱两可,不明确表态,这让蒋介石对他特别不满意,慢慢就不信任他了。

被抓以后,曾扩情表现挺不错,真心悔改了。

1959年,曾扩情作为头一批被宽恕的战犯重获自由。后来,有了周总理的特别允许,他还在沈阳当上了政协委员。改过自新的曾扩情,心里全装着老百姓,把以前的那些坏习惯都彻底改掉了。

1988年的时候,他走了,活到了94岁高龄。

曾扩情这人,真的被环境塑造得彻头彻尾。在国民党那会儿,他拼命捞钱,到处收礼,身边围绕着大堆美女,多得数不清。

国民党里有个特务的头头,他干的坏事可不少。

特赦回来后,他又当上了官,这次竟变得清清白白,心里全是老百姓。都说学坏容易学好难,但曾扩情这回的表现,真叫人感到意外。可能真的是跟着好人学好样,跟着坏人学坏样吧。

【后记】

这八位国民党高层军官的结局,说白了就是国民党被俘将领命运的一个代表。除了那么一小撮死硬分子,犯下滔天罪行的人之外,大多数人最终都有了不错的归宿,生活也得到了妥善安排。

咱们这一辈,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没赶上那炮火连天的年月。但从书里头,也能瞅见国民党那会儿对我党先烈们下的是多狠的手,简直是往死里逼,百般羞辱。

在这种情况之下,共产党却依旧选择以善意回应怨恨,不光好好对待国民党将领,还非常大度地把他们的功劳和过错都一一记下,留给后人去评判他们究竟是有功还是有过。

那时候,张学良因为搞了“西安事变”,跟蒋介石结下了梁子。结果,他不但被剥夺了一辈子的自由,还惨遭国民党刻意抹黑,对他的那些功劳也是只字不提。

这让台湾省的民众在不明真相的状况里,对张学良的家人产生了敌意,以至于他们一度在台湾难以安身立命。

对比之下,哪个对哪个错,一下子就看明白了。

但幸运的是,那些国民党军官没有浪费共产党的一番心意,他们最终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回馈共产党给予他们的重生机会。

评论列表

卖油翁
卖油翁 5
2025-05-26 22:19
就这种水平,你也好意思写“文章”赚生活费?
一笑而过
一笑而过 5
2025-05-26 11:34
你他妈写文章,尽在放屁
空手撕藏獒
空手撕藏獒 2
2025-05-07 06:56
黄维是最后一批被释放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