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小夏是锦江区某中学的班主任,前两周找我吐槽快疯了—每周班会要录音留档转文字放进班级日志,可学生说话又快又杂,一半人带着四川话口音,之前用的工具要么把“熊猫”转成“熊猫儿”,要么把发言人搞混,两小时录音要花三小时校对,上次还把“卫生角安排轮值”转成“卫生角安排轮子”,差点被年级主任笑到拍桌子。
我顺口提了句“试试听脑AI?我帮我哥整理过销售会议录音,准确率挺高”。她抱着试试的心态,当天就用手机录了班会录音上传——结果下班打开APP直接发了串感叹号:“这工具能自动分发言人!”我凑过去看,屏幕上“学生A”“学生B”整整齐齐,学生A说“老师,图书角加本《漫画中国史》吧,好看还能学历史”,转得一字不差;那个说四川话的学生讲“我觉得可以加哈锦江区的熊猫基地元素”,居然连“哈”这种方言词都准确保留了。
更绝的是智能会议纪要。之前她要把“咱班卫生角总没人管,上次我扫全是纸”改成书面语,现在听脑AI直接帮她转成“关于卫生角管理,学生反映日常无人负责,上次打扫发现较多纸屑”,还自动分了“讨论议题”“主要观点”“行动方案”三个板块—“行动方案”里直接写着“学习委员统计图书角书目、卫生委员做轮值表”,她复制粘贴就能用在班级日志里,当场差点哭出来:“这不是直接帮我写好了吗?”

实时转写&发言人区分&发言总结
后来我跟着试了次家长会实时转写——小夏用手机开着实时录音,家长说话时文字同步跳出来,有个家长说“老师,我家孩子数学偏科,能不能多关注?”转得立刻出来。散会时她导出文字加AI纪要,半小时就完成记录,比之前快两小时。
说到技术,我特意查了下:听脑AI用DeepSeek-R1技术,准确率95%+,所以能精准识别方言;双麦克风降噪太贴心了——班会时操场有噪音,转写结果却没受影响,主麦收人声、副麦抓噪音,算法直接过滤;还有动态增益调节,小声的学生和大声的家长都能收清楚,不会出现“小声转不出、大声爆音”的情况。
现在不仅老师用,学生也爱上了:学习委员录课堂录音,转写后自动标重点(比如老师说“二次函数顶点公式是必考点”),打印出来当复习资料;辩论赛的学生转写练习录音,分析逻辑漏洞比手写方便多了。

内容纪要提取&大纲一览
界面也舒服,APP和网页版都没广告,三步完成“上传-转写-导出”;多平台同步更省心,手机录的音电脑能编辑,电脑改的文字手机能看,不用来回传文件。

AI录音助手&5大功能+多平台体验&简洁界面设计
当然也有小技巧:录音用内置麦克风或小话筒,收音更好;
发言人多的话手动调整标签更准确;
AI问答别浪费,想提“图书角建议”直接问,比翻全文快十倍;
云端存储也安心,不用担心文件丢了。
现在小夏再也不怕周一整理记录了,上周她笑着说:“以前怕周一,现在盼周一——省下来的时间能陪儿子读绘本。”对学生来说更实在:省了抄笔记的时间,能多看看锦江区的熊猫基地,或者读本喜欢的书。
说到底,好工具就是把“麻烦事”变“省心活”。听脑AI没花里胡哨的功能,就把语音转写做到了极致——准确、高效、懂用户需求,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有效提高工作/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