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武器装备人为误解的程度很大,大家普遍认为那个时候的失败是因为武器装备落后导致的,实际上清军的装备不是一直落后的,从挨打之后就吸取了教训,开始不断的购买外国人的先进军事武器,并不是只有冷兵器在一直作战。
清军的装备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博物馆,世界各地的武器在这里基本上都能找到,那是因为从太平天国战争开始,清军开始大规模的引进国外先进武器,各地总督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都会掏银子去买,他们接触到的国家不同,买回来的武器也就不同,所以造成了清军武器不能统一,是一个万国造的情况。
曾国藩湘军最强大的时候,全员装备的都是美国内战时代的步枪和野战炮。到左宗棠收回新疆的时候,这些武器又经过了一轮淘汰,当时的楚军已经装备上了加特林机枪和后膛野战炮,这样的火力不要说是阿古伯叛匪了,就算是同时期的西方大国军队,也还不敢与清军匹敌。
其实这是因为清军战术的失败,碰到好的统帅使用正确的战术,才会让清军的先进武器发挥出来作用。曾国藩一介文弱书生,为什么能够击败凶残的太平天国大军,不是他自己有多猛,而是因为他选择对了正确的战术,就是历史之中著名的“打呆战,结硬阵”。
无论是碰到多么强大的敌人,无论是对方人数多少,曾国藩军队第一时间就是挖掘战壕,设置好完美的防御战线和阵地,让对方跳进自己的圈套和自己进行阵地战,这样才能完美的发挥先进武器战斗力,而不是拿着火枪去和对方骑兵野战,那就失去意义了,这种阵地战在1860年的中国就已经出现,但到西方的话还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出现。
大家都瞧不起曾国藩,可是等到真正打完下来的时候就发现了,根本咬不动曾国藩的阵地,晚清军事战争之中这是先进的打法,但很少有人完美的继承下来,清军内部的八旗还是重视骑射,还是认为湘军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坚决不推广这种战术,最后甚至是解除了曾国藩的兵权,把无数战场上历练成长起来的老兵都解散务农去了。
这纯纯属于自废武功,所以从太平天国战争结束之后,清军的战斗力本来是重新回到了巅峰,但又迅速的下滑了,后来的统帅不知道怎么打仗,还是使用的古代打法,导致根本打不赢外国人。
最典型的例子其实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外国人要打到北京城来,这个时候其实是清军最好的机会,直接在北京城外的天津战略要地构建防御阵地,先进武器全部架设上去,就算是外国人的海军可以打过来,但是他们登陆战能够突破防线吗?
清军的武器不输当时的外国军队,弹药也是不缺少的。我想外国军队面对这样严阵以待的清军阵地,还真的不一定能够突破,但可惜的历史之中的清军从曾国藩、左宗棠这样开明统帅昙花一现之后,就再也没有这样聪慧的人物了,舍弃自己的优势和对方进行空旷的野战。
甚至是历史倒退到迷信义和团的刀枪不入,最后就是战场上被八国联军当成了活靶子,无数人丧命于此,无数清军的先进武器也是直接被缴获,就连外国人缴获清军武器之后都震惊,为什么中国人拥有如此先进的武器,还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