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患者过去在农村比较多见,而现在城市也十分常见,原因是电子类产品的普及和广泛使用,过度用眼的机会增加。现在手机的普及几乎是人手一部,有的人甚至两三部手机随身携带。比如:晚上失眠的患者大都会刷短视频,追剧等等;再比如:上厕所的时候利用空隙刷手机,导致习惯性便秘或蹲便时间过长。上述情况都跟视听有关,更与过度用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医不分科,那么眼病患者在临证时如何辨证?刚开始对于上门求医的眼病患者,本人也束手无策,一时不知如何下手,有一次翻阅《娄绍昆经方医案》在其中受到很大启发,所谓“六经拎百病”,还是要精准辨证,仔细梳理患者四诊信息,从繁杂的信息反馈中找出致病根源。娄绍昆医案介绍一个治急性泪囊炎的方子:葛根汤加川芎、大黄。娄老介绍此方源自日本汉方医学资料,他们认为急性泪囊炎患者,急需将上部郁滞的毒物通过发表攻下,获得痊愈。这是日本汉方家,治疗眼睛急性炎症初期的首选方,并列举一则医案:李姓妇女,右眼发红,疼痛,肿胀,并有轻微烫热感,上下眼睑不适,时有脓点。除眼部症状外,并没有发现其他脉证,舌诊与腹诊也无异常。
如果仅仅根据眼睛局部红肿热痛与溢出脓点,应该属于风热证或热证,若按风热证可选十味排毒汤加连翘。但最终使用了葛根汤加川芎、大黄。处方如下:柴葛根21克,生麻黄6克,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两片,炙甘草3克,红枣3枚,川芎9克,酒大黄3克。三剂后,患者右眼红热肿胀感,以及上下眼睑不适症状消失,自述服药后当天流出大量水样眼泪,第二天诸证皆。第四天复诊说左眼反而有些不适,并伴有口苦,上方加黄芩9克,再用两剂,顺利痊愈。
日本汉方家之所以选用葛根汤加味,是因为有葛根汤证在,这里列举了麦粒肿,眼睑炎,急性泪囊炎,沙眼,虹膜炎,甚至白内障初期,这类患者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项强,肩背痛或后背沉。看似不起眼的一个反馈,隐藏着一个葛根汤证的原点。现在回过头来再仔细琢磨所有“低头族”与“手机依赖者”其共性也是头项僵,后背沉,甚至便秘,与诸证相符,加味相合,故能见证用方,达到覆碗而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