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扬州炒饭
始于隋代,以米饭火腿、鸡蛋虾仁等为主料,经过不断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一道具有多种口味的菜肴,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相传,隋炀帝今扬州巡视时,将其喜爱的菜式带到了扬州;也有人说,扬州炒饭最早是从平民中流传出来的。根据考证,早在古代就已经有了吃蛋炒饭的习惯。在扬州,如果中午有残羹冷炙,到了晚上,就用两个蛋,放入一些调料,和残羹冷炙一起,就是蛋炒饭了。到了明朝,一些扬州地方的大厨开始往米饭里添加各种调料,这就是扬州炒饭的最初形态。清朝嘉庆时,扬州知府伊秉绶又将青葱蛋炒中加入虾仁、瘦肉丁和火腿等配料,逐步发展出多种什锦蛋炒,口味更佳。后来,以扬州为代表的汉人到国外做生意为生,使“扬州炒饭”风靡全球。

二、蟹粉狮子头
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个狮子头其实就是一个大圆球,不过这圆球的肉里,还有蟹肉、蟹黄等各种调味品,上面铺了一层蔬菜,上了蒸锅。这道菜,有蟹有肉还有菜,很好吃。传说有一回,隋炀帝杨广携后宫大臣,到扬州赏琼花,一口气把扬州的四处风景尽收眼底,四大风景,乐不可支。回去后,叫了几个大厨,按照扬州四大名胜的名目,烹制了四盘佳肴,以此来表示此行扬州之意。在扬州大厨的指点下,御膳房里的大厨殚精竭虑,最终制作出了四个著名的菜肴,隋炀帝吃过之后,大喜过望,更是赞不绝口,设宴款待文武百官,淮扬美食,更是让满朝文武为之倾倒。丸子的肉质特别的鲜美,蟹肉的很香,蔬菜的松脆和清爽,吃完之后,香气四溢,唇齿留香。还可以起到补虚养身,气血双补,健脾开胃,营养不良等作用。

三、生呛虎尾
是扬州的一道特色菜肴,取的是一条鳝鱼的尾部,放入沸水中煮熟后,加入酱料,颜色呈金黄色,肉质鲜美可口。因为其形状如虎尾巴,故而得名。鳝鱼又被称为“黄鳝”,在中国古代就被认为是一种鱼类中的极品,因为鳝鱼富含大量的营养物质,还能补五脏、疗虚损,所以在古代,很多有名的中医都会经常使用它们来治疗和补身。夏天多吃,效果更明显,有“小暑鳗鱼胜过人参”的说法。有传言说,用鳗鱼做菜是从汉代开始的,到了唐朝和宋朝,已经很流行了。江苏淮扬人从事的生产时间比其他地方要长得多,烹饪技术也比较成熟,不少外国客人来此尝过的名菜,都对它的美味表示赞赏。

四、鲢鱼头
这道菜是扬州的一道特色小吃,以鲢鱼为主料,配以香菇、鸡腿肉和火腿等作料,在锅中烹制。肉质细腻,汤汁浓郁,味道极佳,而且还很有营养,非常的好吃。传说,在晚清时期,扬州有一位有钱人,他的名字叫做魏氏。他虽然身家万贯,但却是出了名的抠门。今年,有钱人要在自家的后院建一个刺绣的阁楼。因为他的小气,没有一个当地的木工愿意来。从春天到秋天,落叶飘零,绣阁还没有开始。这位有钱人迫不及待地在各处张贴告示,说凡是愿意来修城墙的,除了报酬之外,一日三餐都由他负责。最终,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苏北调集了五个泥水工过来。掌柜的是一名年轻男子,名叫曹寿,为人很是机灵,也很有能力。第二日,那富商请他们吃饭,只有一锅热气腾腾的粥,几个青菜,还有一小盆萝卜。午餐是粗糙的大米和蔬菜汤,很难下咽。接下来的三天,每天都是这样。这让曹寿等人很不爽,故意拖延时间。那一天是他妻子的寿辰,大厨从外面带了一条十多斤的鱼回来,用来做菜,只有鱼头没有什么用,大厨舍不得扔掉,就让大厨去了鱼头,用来做菜。大厨沉思了一会,将这条鱼的脑袋切成两半,然后用水清洗一下,倒入一口大锅中,用水将其烧开。等到骨头都被炒熟了,再把骨头挑出来,放入配料等物中,放入锅中炖熟。他将鱼肉送到了曹寿等人面前,当他们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鱼肉,分明就是他们吃剩下来的残羹冷炙,顿时一个个怒气冲冲地冲了出去。这让有钱人很是着急。连声道:“这是我们祖传的好东西,没有骨头,味道很好。”接着,他吩咐厨子再加一些调料,再上一锅鸡汤,厨子好奇之下,试了试,只觉这条鱼肉质细密,口感极佳,别有一番风味。曹寿等人吃过之后,也是如此,这才放下心来。之后,这名大厨又尝试了几种不同的烹饪方法,直到他觉得很满意,这道菜便推出了招牌。推出后深受客户好评。很快,它就成为扬州美食,享有盛誉,并成为江苏名菜。

五、三丁包子
传说乾隆大帝下江南,就做了一份“海参、鸡丁、肉丁、竹笋、大虾”的五丁包,尝过之后,欣喜地说:“扬州果然名不虚传。”后来,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名为“三丁包子”,馅料是以鸡丁、肉丁、竹笋等为馅,再配上大虾、鸡汤等调料,口感依旧香甜可口,受到社会上许多人的喜爱。它以发面和馅料精致而著称。

六、嘶马拉豆腐
是我国著名的淮扬菜系,是江苏省扬州市地区的一种特色小吃。这道菜的底部是一块白色的玉石,表面则是一层琥珀般的油脂,油脂中还夹杂着一些其他的东西,黄色的竹子,褐色的蘑菇,绿色的菠菜。一口咬下去,带着蘑菇的油腻,竹笋的酥脆,菠菜的酸甜,大蒜的清香,简直就是一道美味的汤汁。做这道菜的时候,先把一部分植物油放进锅里加热,然后把豆腐砸成肉泥,加入绵白糖、一品香酱油、生姜,再用小火把豆腐煮开,然后把淀粉放进去,用汤匙不断的搅动,把淀粉和豆腐混合在一起。然后,在将豆腐块放入锅中的时候,将豆腐块在次倒入油锅内,在一次倒入些许淀粉。两分钟后,再次加入食用油和淀粉,在翻炒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简单的配料,文火稍煮一会,盛出,洒些黑辣椒,淋些香油,就可以食用了。

七、蒲包肉
这是一种汉族特色美食,它属于淮扬菜,起源于清朝初期,具有三百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特色美食。汪曾祺曾经写到一味熏烧食物“蒲包肉”,高邮人用它来做食物,很有创意,既保持了食物的香味,又方便了旅行。蒲包和肉馅的完美结合,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蒲,又名蒲草,多生长在河边,被称为蒲草。

八、邵伯小龙虾
在这条街上,有几十家餐厅,都是卖邵伯虾的,每到下午,这条街上就会挤满了人,成百上千的车子,来自全国各地,不远千里而来,就是为了能吃到邵伯虾。以前邵伯虾的主要食材,就是出自邵伯湖,后来邵伯虾名声大噪,导致邵伯湖的大虾已经供不应求了,而如今,食客吃到的大虾,则全部来自于邵伯附近的大虾养殖基地。邵伯湖的大龙虾,从外形上来看,外壳是绿色的,中间夹着红色的,腹部是白色的,体型大而肥硕,既干净,又好吃,与内河沟塘的大龙虾有很大的区别。)不过,不要紧,这并不会影响到邵伯大虾的味道。从烹饪技巧上来看,这是一种独特的烹饪方式。邵伯的大虾有五个不同的味道。客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挑选。邵伯小吃一条街上,有好几家小龙虾店,都是人满为患。这只龙虾既清洁又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