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震撼了!沉浸式考古还原被掩盖的秦史真相

航集说文学 2024-01-19 12:15:25
🔥从1974年秦皇陵兵马俑这支沉睡了两年多年的“地下军团”重现人间,到2024年已经过去了整整50年,对兵马俑的考古工作却一直在继续,每当在新闻上看到关于兵马俑考古新发现的文章后,都会感慨2000多年前秦人的技术和艺术造诣。 - 🔥然而它留给我们的谜团也越来越多,如果说兵马俑只是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那么真正的秦始皇陵墓到底有多大,这些守护他的兵马俑究竟如何制作?秦始皇是否真的动用70万人为他修建陵墓? - 🔥大概十年前曾有幸来到临潼参观兵马俑,当时就被一号坑中6000个形态各异的陶俑震撼到,每个兵马俑都具有独特的面貌和表情,栩栩如生。秦始皇陵这个地下王国究竟尘封了多少秘密等待我们解开? - 🔥如果你也对秦朝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天分享的这本书一定不要错过,《寻秦迹-透过秦俑看秦朝》,作者许卫红和申珅,她们不仅是母女,更是工作拍档。 - 🔥许老师参加秦始皇兵马俑挖掘工作20余年,而申珅作为陕西考古研究院工作者,俩人更是在考古领域薪火相传。 - 🔥这本书作为专业人士写给大众的考古科普,解读在发掘兵马俑陪葬坑背后的种种疑团,以考古的方式打开历史,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 - 1️⃣对于更加袖珍迷你的三号坑,主流观点认为它是象征秦军指挥部,然而通过挖掘,这里出土的文物却无法支撑这个观点,而中国礼制思想中祭 祀确是头等大事,“左祖右社”的礼制与三号坑形制吻合,于是通过考古,这里是军中祭 祀礼仪的地方。 - 2️⃣修建秦陵的骊山徒,我们又可以从出土的文物上中了解到秦朝的司法体系和刑罚种类,修建秦陵的三类人也让我们看到奉行严苛律法的秦朝,修建皇陵中为保持有效劳动资源,采用肉 刑为主向徒刑为主的过渡。 - 3️⃣将现代企业模块化模式与兵马俑制作流程相对比,发现兵马俑制作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标准化制作,也正是这种随意,我们才能在2000多年后看见形态各异的陶俑。 - 4️⃣秦始皇统一天下,皇帝成为了专 制统治的核心符号,如此推理皇后制度也应该在这时确立,然而秦始皇时代却没有立过皇后,这个历史未解之谜能否在书中找到答案 - 🔥兵马俑是“会说话”的历史,是破解大秦历史的一把“密钥”,让我们在书中沉浸式体验考古,跟随作者一起透过秦俑去看秦朝,考古也是读懂历史的新体验。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