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年前,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比还不到百分之五。但到了2024年,情况大变,全球新下水的船只里,差不多每两艘就有一艘是中国造的。现在,中国已经拿到了全球新船订单的近七成。
嘿,说来也挺神奇,就20年光景,中国咋就从名不见经传一跃成为全球领跑者的呢?
【从模仿者到规则制定者: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
实际情况常常比预想的还要精彩,一踏进江南造船厂的大门,眼前的景象绝对让你大开眼界:左手边的船坞,工人们正忙着给法国的大航运公司打造集装箱大船;而转到右边船坞,055型驱逐舰的下一艘正在热火朝天地组装中。
在船厂的师傅们看来,不管是老百姓用的货船还是军队里的战舰,说到底都是船,而且都能用让人咋舌的“中国速度”给造出来。
这,正是特朗普最为害怕的一点。
从2020年到2022年这三年时间里,咱们中国一共造了4718艘大型船只,反过来看看美国,他们才造了12艘。美国造船这行算是快垮了,差不多没了,这对他们海上老大的地位可是个大打击。正因为这样,特朗普那时候大放厥词,说要让美国的造船业再回到最牛的时候。
但说到底,那些口号终归只是说说而已,真正重要的是怎么把它们变成实实在在的事情。
说到二战那会儿,美国船厂可真够厉害的,他们每隔17天就能搞定一艘自由轮,总共造了2700艘战舰出来。这些战舰密密麻麻的,把大西洋都给变成了个“海上工厂”。就这么一来二去的,轴心国的海上补给线慢慢就被掐断了。
但是,战争一结束,美国就陷入了金融霸权制造的虚假盛世里,慢慢忽略了造船业的进步,任由它一点点没落下去。
现在,美国那边,商用船厂已经没剩几个了,军用船厂的日子也不好过:工人普遍都52岁往上了,重要设备还得靠买国外的,造一艘护卫舰,居然得花上整整3年时间。
挺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美国海军现在那296艘战船里头,有差不多三分之一都是超期服役的老将了。更糟糕的是,这些老战船要是坏了需要修,还可能碰到零件供应商已经关门大吉的难堪事儿。
【成本优势:全球无人能敌的“中国制造”逻辑】
看看中国这边,别的国家还在那儿为要不要支持造船业吵得不可开交呢,中国在21世纪初就已经果断把它当成了重点发展的产业。
政府在2010年到2018年这段时间里,大手笔地拿出了1320亿美元直接补贴船厂。除此之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比如税收上的优惠,还有建设产业园集群等等,给船厂打造了一个很棒的研发条件。这样一来,船厂就能一门心思地钻研技术创新了。
拿沪东中华造船厂来说,他们用了数字孪生技术之后,LNG船的建造时间从原来的36个月一下子减到了26个月,快了很多。而且,焊接的自动化程度也猛涨到了78%。
这种政策扶持、资金助力加上技术革新的“强力搭配”,推动中国造船业飞速进步,它从早期的学习者慢慢变成了行业标准的领头羊。
国际海事组织接受了中国带头制定的智能船舶标准,这事儿充分说明咱们中国造船业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另外,中国造船业还有个超厉害的本事,那就是把成本控制得极低。
这巨大的价格差异,其实是因为中国在原材料供应、生产链以及人力成本等方面有着很明显的优势。
中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这让做钢铁的材料费便宜了不少,钢的价格比美国低了足足40%。而且啊,咱们这儿的产业聚一块儿,供应链上的好处可大了。你想啊,造一艘船得上千家企业一起动手,可在咱们长三角,200公里范围内,啥配套企业都能找得到。再说到人工费,咱们中国工人的工资,一小时算下来,也就美国工人的四分之一。
重要的是,中国船厂接单特别机灵,不管你是想要10万吨的散货大船,还是像极地科考船那样的特殊船只,他们都能搞定,啥船都能造。就连韩国那些国家不愿意接的小单子,中国船厂也是来之不拒,全都接下来。
靠着这种像蚂蚁一点点搬东西的策略,中国造船业慢慢抢夺并站稳了自己的市场地位。
【军民融合:造船业的“双循环”引擎】
最终,军事和民间造船行业的紧密结合,变成了推动中国造船业翻身的重要“双轮驱动”。
在这种别具一格的成长路径中,民用船只的打造给军事工业打下了牢固的技术和人才底子,同时,军事技术上的飞跃也回头推动了民用船只制造能力的增强。
这让中国的船厂一直都具有很强的生产效率和备战状态,工人们的手艺都很精湛,而且生产线能够立马根据要求调整。
到了2023年,中国海军的战舰规模已经壮大到370艘,把美国甩在了后面。而且,他们每年还在不停地增加,大概20到30艘新战舰入列。这个造船速度,简直是美国的十倍之快。
更让五角大楼头疼的是,中国船厂要是打起仗来,能迅速修好被打的军舰。可美国那边,一旦战舰被击沉,新战舰可能得好几年才能造出来补上。
面对如此大的差距,美国心里能不犯嘀咕吗?
【美国的困境:金融霸权下的产业空心化】
对于中国造船业的快速发展,特朗普搞了个计划,想要帮美国造船业重新站起来。这个计划主要说了三件事:
一个是他们收取极高的港口费用,每次中国船只停靠都得额外付150万美元,而且还牵连到那些用了中国船只的外国公司,给他们也加上惩罚。他们这么做就是想让全世界的船东都不敢再用中国的船舶。
第三个方案是想找帮手来“代工造船”,打算让日本和韩国来帮美国造军舰。不过呢,美国自己的法律规定,军舰不能由外国来造,这规定跟前面的方案完全冲突,根本没法执行。
果不其然,这套自称“壮志凌云”的策略组合一露面,立马就被市场狠狠地泼了盆冷水。
美国那些煤炭老板们一个个都在抱怨,说接下来60天他们的出口生意怕是要停了。农产品出口呢,因为运费大涨,成本也跟着飙升了四分之一。像马士基这些大型航运公司,都放出话来,说要改航线,不再经过美国港口了。
这么说吧,特朗普的那些做法其实并没戳到问题的要害。
造船业不是光靠关税保护就能重振的行业,它得有一整套完善的上下游供应链、技术过硬的工人,还得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但遗憾的是,美国这些年产业空心化,这些关键的东西早就丢得差不多了。
特朗普正忙着给中国船只加税那会儿,全世界的货轮还是一个接一个地从中国港口出发,开往全球各地。中国造船业的迅猛发展,势头根本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