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鸟朝阳纹牙雕(T226(3B):79),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约公元前5000-前4000年,长16.6、残宽5.9、厚1.2厘米,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藏。
象牙雕刻的“蝶形器”残件。正面有阴线雕刻图案:中间为一组同心圆,象征太阳;外圆刻有光芒,象征太阳的光和热;两侧对称雕刻昂首相望、面向太阳的凤鸟,表现出双鸟背负太阳运行的主题。在图案两侧对钻有六个小圆孔,以便于捆绑或悬挂之用。在我国古代关于太阳的神话中,鸟是太阳飞行的载体,《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汤谷上有一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鸟。
双鸟朝阳纹牙雕发现于河姆渡遗址第二期文化遗存,是四个文化期中保存较好的一期,第一期鳞次栉比的房屋基址已告消逝。代之而起的是由垫板(木横)承托木柱这种栽埋柱起墙的地面建筑,构成了当时村落建筑的主体。但很难了解房屋建筑具体情祝。十三座墓葬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古代河姆渡人的体质特征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颇引人注目的原始艺术品,诸如连体双鸟太阳纹象牙雕刻蝶(鸟)形器和瓜棱形木胎漆碗等显示了河姆渡先民娴熟的技艺,体现了河姆渡先民高超的智慧。有研究者对我们长久以来对原始社会的传统提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原始社会时我们的祖先物化遗留并不原始。河姆渡先民这些史前罕见的艺术珍品的确认是这一新观点的最有力的注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上)P222)
(P2采自浙江省博物馆官博,P4是馒头自己又重绘了一下,P5为原发掘报告的线图和拓本)
#用文物回答何以中国##中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