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被和奸”的烈女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夜深人静)嘉庆二十三年,山东宁海州。这个宁海州,在今天的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夜深人静)

嘉庆二十三年,山东宁海州。

这个宁海州,在今天的牟平县和文登县那一带。

七月里,蝉鸣聒噪,暑气未消,正是深夜,百姓们多半已经进入梦乡。

宁海州有户人家,叫做曹家,曹家的老爷子,是曹德纬。

曹德纬膝下无子,却有一个女儿,待字闺中,才十六,名字叫做曹三姐。

现在来说,十六岁还是一个小女孩,但是在清朝,十六岁已经不小了,很多都已经嫁人了。

曹三姐知书达理,模样又好,眼界很高,也就迟迟没有找到如意郎君。

曹家三间房子,一间曹德纬和夫人住,一间给下人住,曹三姐自己住一间,作为闺房。

曹家的房后,是邻居孔家,有夫妻二人,丈夫孔氏,妻子孔高氏,七月中旬,孔氏外出做工,要去很远的地方,挺老长时间不回来,孔高氏一介女流,她自己不敢在家住,于是就和曹家商量,暂时住进了曹家,和曹三姐住在一起,权当是做个伴。

其实曹家是好心,邻里之间相互帮助嘛,可是这个孔高氏,她可没安好心,七月十六日她住进了曹家,七月二十四日,她就在后半夜,趁着曹家众人熟睡之时,从外头勾引到了一个叫做苏援基的独身男子,让苏援基半夜前来,孔高氏打开院门,又打开房门,是引狼入室,协助苏援基在房中将曹三姐给强奸了。

苏援基兴许是给了孔高氏钱财,让孔高氏帮助自己,又或许苏援基干脆就是孔高氏的姘头,奸夫淫妇起意行凶,那不得而知,史料也没记载,反正这对男女实在天理难容,竟然干下了此等恶事。

对于一个生活在封建时代的女性来说,贞洁二字是多么的重要?是何等的重于生命?曹三姐本来就性格孤傲,对于这样的侵犯,她难以接受,她认为自己变成了残破之躯,日后难以见人,更为父母蒙羞,十六岁的花季少女一时情急智短,当夜就上吊自尽了。

曹家何能甘休?曹德纬发现了女儿的尸身之后,他是肝肠寸断,悲痛欲绝,老父亲竟然一夜之间就白了头,但他没有就此颓废,而是马上写好诉状,到宁海州衙门去击鼓鸣冤,要衙门惩治凶手,为女儿做主。

大家也看得出来,这就是一桩十分简单的强奸案,以及因强奸导致的受害人死亡的案件,宁海州衙门也派出了衙役和仵作,很快就调查清楚了案情,并对孔高氏和苏援基签发了逮捕的命令。

但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曹家有一个远房的表嫂,叫做曹李氏,她突然跳出来作证,说自己是曹家人,了解曹家的事情,这曹三姐平素就不检点,和苏援基早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因此这事儿不能算是强奸,而是和奸。

估计这个曹李氏,要么是被收买了,要么压根她和苏援基也是一伙的。

她这么一说,整个案件的性质可就变了。

强奸是犯罪,而和奸就略等于是通奸,通奸是你情我愿的事情,不存在强迫行为,那曹三姐的死,和人家苏援基有什么关系?

这当然只是曹李氏的一面之词,但坏就坏在,衙门还就听信了这个说辞,直接以和奸定论,把案子给结了。

曹德纬在衙门口把头磕的山响,衙门不厌其烦,只是将他棍棒打散,叫他不要再来生事。

和奸这两个字,就像是一根钉子一样直直的插进曹德纬的头顶,让他头痛欲裂,全身发抖,几近崩溃。

手握着那张被丢出来的状纸,上面字字句句,写的都是女儿鲜活的生命和屈死的冤魂。

苏援基等人不仅害死了自己的女儿,还要在女儿死后泼尽脏水,让女儿背上和奸的恶名。

曹德纬不堪其辱,他决心一定要为女儿洗刷冤屈,讨回清白,于是他又奔赴山东省城,告到了按察使司。

山东按察使,叫做张五纬。

按察使,通常是正三品,这是地方司法系统中级别最高的官员,按理说有清一朝百姓告状不能越级,宁海州衙门不受理,曹德纬应该到宁海州的上级衙门登州府衙去告,府衙不受理,才能到臬司,也就是按察使司,臬司不受理,则可以向巡抚衙门再告。

曹德纬越级提告,张五纬就很不乐意了,而在了解案情之后,张五纬也并无责任心,他说州衙门已经定案,你还跑到我这里搅闹,你就是无中生有,无事生非,你是妄控。

说完,张五纬就把曹德纬给撵走了。

(清代官员)

想一下,曹德纬跑到臬司去告状,中间这一层的府衙不可能不知道,他们听说曹德纬已经跑到臬司去闹了,心里怪罪这个小民不懂事,又生怕他惹出更多事端来,万一他再告到巡抚衙门,巡抚怪罪下来,吃罪不起,登州府的官员们赶紧跑到臬司去请示张五纬,张五纬说曹德纬的确得控制住,这么着吧,你们以府衙的名义,赐给曹家一块“忠孝传家”的牌匾,当做对他的补偿和安抚,便叫他不要再接着告了。

清朝的“忠孝传家”牌匾,大多数是朝廷授予一个家族中的女性成员,以表彰其忠于朝廷,孝顺父母等行为,正常情况下,这是一个极高的荣誉,百姓自然求之不得。

但是,这个时候府衙赐予曹三姐这样一块牌匾,当然只是为了能尽快的让曹德纬息事宁人。

你看,咱衙门也不让你女儿白死,对于她的死,我们还授予她这样的荣誉,你总该满意了吧?

这张五纬,主官司法刑名,惩奸除恶是他的本职工作,可他却推诿塞责,玩忽职守,忽视百姓的冤情,实在是可恨。

不过,这也在意料之中,因为这个张五纬啊,他官声极差,这已经是他的常规操作了,他在山东官场可以说是声名狼藉,平时工作就不认真,您说这个人的人品道德差到什么地步,别说老百姓对他不满意,就连很多下属对他都是愤懑难当,山东有个叫做刘东里的知县,因为看不惯张五纬的所作所为,有天甚至跑到臬司大骂了张五纬一顿。

知县敢骂按察使,这也是千古奇谈了。

可是您别说,张五纬真是压得住事儿,刘东里把他大骂一场,他隐忍不发,直接把事件给冷处理了。

可叹呐,忠孝在这个时候成了遮羞布,传家则变成了封口费,曹德纬锥心泣血,他知道在这里已经难以伸张正义,于是他默默离开了山东,踏上了京控之路。

所谓京控,就是告御状。

数月之后,曹德纬几经辗转,来到京师,敲开了都察院的大门,都察院旋即把本案上报给了嘉庆皇帝。

嘉庆,这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那熟悉嘉庆的读者都知道,嘉庆这个人,能力一般,非常平庸,甚至连守成之主都算不上,但是皇帝的道德感是非常强的,对于这种不正义,没有公理的案件,皇帝从来都不姑息,皇帝马上指出了其中的疑点:

《清仁宗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七》:

若谓曹德纬妄控。登州府何以开导罢讼、并托人劝谕。给与忠孝传家匾额。情节甚属可疑。

如果曹德纬是妄控,是乱告,那么登州府衙又何必多此一举,送给曹家牌匾呢?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

案子成了御案,钦差也马上到位了,而且还不是一个钦差,为了防止下面的官员串通一气,皇帝明面上派了大臣李鸿宾下去查案,暗地里又派了大臣景安和帅承瀛去调查,

李鸿宾是礼部右侍郎,景安是领侍卫内大臣,帅承瀛先后曾担任总督和巡抚,而且帅承瀛算是名臣了,一辈子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打击贪官污吏,之前作者讲过一个情节很复杂的徐文诰案,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这个案子就是帅承瀛主办的。

三管齐下,那自然是手到擒来,钦差们很快查明,是孔高氏收了苏援基的钱财,这才协助苏援基强暴了曹三姐,并导致了曹三姐的死亡,而后续曹李氏的作证,也被查出是收了苏援基的钱才昧着良心做的伪证。

苏援基被砍了头,孔高氏和曹李氏则被杖刑后流放。

宁海州和登州府的官员们,交部议处,根据他们的各种失职行为分别论罪,至于张五纬,查实他铸成冤案的同时,钦差们还挖出了他的一条猛料,那就是张五纬有常年吸食鸦片的习惯,是个不折不扣的瘾君子。

要知道,雍正年间朝廷就曾经下令,有吸食鸦片者,带枷一个月,还要发配充军,私开烟馆的,主犯绞监候,从犯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张五纬不是寻常小吏,他是一方按察使,纯属顶风作案。

嘉庆皇帝非常生气,数罪并罚,将张五纬革职拿办,并发往军台效力。

可以说,在很多这样的案件中,嘉庆的表现都是非常不错的,他符合儒家观念中主持正义,为百姓做主的嫉恶如仇的明君形象,包括后来的道光,和他父亲一样,都亲自决处了很多这样的冤狱,我们感叹,难得有这样的皇帝。

可我们是否也要感叹,如果没有这样的皇帝呢?

参考资料:

《东华续录·卷四十六》

《清仁宗实录·卷三百三十九》

程龙.清嘉庆朝直隶京控案研究.河北大学,2024

刘金凤.清代中期强奸罪的定罪量刑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25

评论列表

尘埃
尘埃 43
2025-10-21 16:33
辫子戏不让拍了,就开始写辫子文了[抠鼻]

中华小子 回复 10-24 07:28
一派胡言

尘埃 回复 中华小子 10-24 10:37
都2520年了,小辫子还没剪啊?[抠鼻]

横渠四句
横渠四句 30
2025-10-21 14:29
能够申冤的不过万中有一
孙权
孙权 20
2025-10-21 16:43
好皇帝,对老百姓公正就是好皇帝
古道
古道 9
2025-10-22 09:50
清朝几百年,还是有道理的,至少皇帝还有正义感,就连慈禧也能为小白菜杀了一百多个贪官污吏的狗头。[流鼻涕]
Tigervista
Tigervista 9
2025-10-21 13:44
所以说,客观评价,清朝的皇帝还是不错的

逛大街看大戏 回复 10-21 15:16
呵呵,舔的真恶心

追梦人 回复 逛大街看大戏 10-22 06:34
有舔就有黑

海边漫步
海边漫步 4
2025-10-22 07:59
清朝冤案比明朝多得多了,就这还要拼命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