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的原因,多年来,国内消费者对于国产车也普遍存在偏见。
进口车>合资车>自主品牌的形象关系,早已在民众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似乎进口车就是高端的代名词,而自主品牌则代表着低端。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高速发展,大量车企牢牢抓住新能源车崛起这一契机,自主品牌已对合资车甚至进口车实现了反超,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加。
从早期的出口亚非拉地区,到如今远销欧洲,“出海”已按下快进键。
作为进入欧洲市场的前置条件,E-NCAP也成为了我国汽车出海不可避开的一环。好巧不巧的是,2023年是我国汽车出海量迎来井喷的一年,也是E-NCAP出台最严规程的一年——主动安全部分新增了100余项安全场景测试,被动安全部分引入柱碰远端乘员保护,还有水淹试验,以及行人保护对骑行者的碰撞保护范围等,且扣分更加严格。
话不多说,先看图。
不难发现,时值年末,但E-NCAP官网的“成绩单”上却依然只有6款车(实际为7款,ET5包含ET5及ET5T),除雷克萨斯RZ外,其余均为中国品牌。
其中,蔚来的表现相当亮眼,ET5、ET5T、EL7(即国内市场的ES7)综合成绩位居前列,且在最为重要的成人乘员安全项目中均取得90%及以上的成绩。
不得不说,蔚来真的在安全上下足了功夫,从高强度多腔挤出铝门槛到前排中间安全气囊(国内很多车还没有此安全装备),再到24项安全与辅助驾驶功能,均是全系标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安全平权,为所有的蔚来用户打造舒适且安全的用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