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中国男篮的青训质量可以被认为是好的? 可以从这么一个维度进行判断:当我们的天赋球员在十四五岁的时候不会因为身高是同一批孩子里最高的,就只练中锋技术,只练篮下,不练投篮了。 目前CBA还有几个中锋是2米出头。如果不是因为在青年队阶段就开始练中锋技术,他们完全可以去打锋线的。 比如浙江的刘泽一,就是典型的小个中锋。在上赛季常规赛的时候甚至季后赛阶段都发挥的很出色,是浙江内线一个很重要的得分点。但他的弱点就是没有外围投射,得分主要在篮下,而这个缺点在总决赛的时候也被辽宁充分利用。而如果他有投射能力的话,就会是不一样的球员,不一样的打法,甚至不一样的位置。 造成有刘泽一这样矮个内线并且投射能力较弱的球员产生,就是我们的青训教练太过急于求成,在青年阶段按照个头分批训练——个子高的练篮下技术,练力量,个子矮的练控球,练投篮。 这是一种落后的,且急功近利的训练方式。对于任何一个球员来说,任何一项基本功都是很重要的,过早的进行位置区分就会让球员太早定下打法,对于身体发育带来的影响无法进行及时的调整,就会造成成年后会在自己的位置有先天弱势。 当我们的青训教练都能认识这个问题,并且体育局、体校不会在用青年队的成绩作为考核教练的指标后,我相信,我们的青训方式会更加科学一点。 #中国男篮##中国篮球##CBA联赛##CBA那些事##篮球🏀##篮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