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同事把手伸我兜里要礼金”上热搜:这届年轻人,正在遭遇“人情劫匪”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4402天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159个词条刷到一个吐槽贴,题目是——“认识几天的同事把手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4402天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159个词条

刷到一个吐槽贴,题目是——

“认识几天的同事把手伸我兜里了。”

点进去一看,原来是帖主刚进新公司不久,就遇上了同事结婚。

帖主本想着彼此不太熟悉,便婉言拒绝了出席,可没想到同事很快回了条消息:

“你要是实在来不了,就给我随些礼吧!”

看到这儿才明白,帖主说的“把手伸进兜里”,其实是在暗讽同事这种近乎明抢的行为。

那话里藏着的绑架味儿,隔着屏幕都能闻见。

好在帖主没惯着,直接跟同事提了“互免”,表示以后自己结婚,对方也不用随礼,这样才公平。

消息发出去后,对方再也没回复。

评论区里,不少网友纷纷跟帖吐槽自己的相似经历:

有人还没转正,就被老员工起哄要请全部门吃饭;

有人被父母“要挟”,给没见过几次的远房亲戚提供住宿;

还有人连亲戚家孩子的面都没见过,就被催着包满月红包……

这些让人反感的场景,其实都是人情绑架。

身边总有些人,把关系当筹码,把客气当纵容,打着人情往来的旗号,行强制索取之实。

可健康的人情往来,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压榨,而是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的默契。

01

越善解人意的人,越容易被“绑架”

很多时候,我们总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别人的要求不敢拒绝,怕伤了和气,怕被说“不懂事”。

可偏偏是这份善意,成了有些人得寸进尺的理由——

你越包容,他们越觉得你好拿捏;你越体谅,他们越觉得你该吃亏。

朋友小明就遇过这样的事:

去年他表嫂家孩子满月,表嫂特意打电话来提醒,说亲戚们都准备了1000元红包,让他别出太少,免得被人说闲话。

小明刚毕业没多久,工资除去房租所剩无几,可架不住表嫂反复劝说。

“都是一家人,别显得小家子气。”

最后,小明咬着牙凑了1000元。事后他才知道,其他亲戚根本没统一金额,有人只给了500,也有人给了200。

表嫂不过是瞅准他“好说话”,故意拿面子压他罢了。

朋友小雨也有个让他头疼的前辈,最开始总说“帮个小忙”,让他替自己整理报表、复印文件。

小雨每次都应下来,可慢慢发现,前辈越来越过分,连自己的工作周报都让小雨代笔。

小雨想拒绝,又怕被穿小鞋,只能忍气吞声,一个人扛下所有。

心理学里有个“登门槛效应”:别人先让你做一件小事,你答应了,接下来对方就会用更大的要求绑架你。

那些“人情劫匪”,就是看透了善人不愿拒绝的心理,凡事先抛出没多大事的诱饵,再一步步把你拖进必须让步的陷阱。

可疲于应付的我们似乎忘了,自己本不应该妥协。

02

用“小气”套牢你,是绑架者的惯用伎俩

不管是同事催随礼,还是家人逼帮忙,这些绑架者的逻辑都一样:

反正你碍于情面不好拒绝,你的不好意思,就是他们变现的资本。

他们先用一句拉近人情的话给你贴标签,让你不敢拒绝、不能拒绝,最后顺利达到自己的目的。

看过一个短篇故事:

女孩和男孩第一次约会,男孩迟到了半小时,见面后不停道歉。

女孩笑着表示自己不在意,男孩见状,立马夸她善良又大方,还说很少有人像她这么懂体谅人。

可从那以后,男孩每次约会都迟到,有时甚至晚一个小时。

女孩心里越来越不舒服,可每次想说几句时,她就想起男孩曾经对自己的夸赞,觉得一旦自己提出意见,就会推翻对方对自己的好印象。

有一次她终于忍不住说了几句,没想到男孩直接翻了脸。

这下女孩这才明白,在对方眼里,错的不是一直迟到的他,而是不肯一直包容他的自己。

这就是绑架者的伎俩——先给你贴一个“大方”“懂事”的标签,让你为了维持这个标签,不得不一次次让步。

跟你要钱的时候,他们会说:“你平时看着挺大度的,不会这点钱都计较吧?”

要你帮忙的时候,他们会说:“你从小就懂事,这点忙肯定会帮的。”

他们嘴上说着看重关系,说着你在他们心中的好形象,其实看重的是你身上的利用价值,想用道德标签让你下不来台。

你愿意让步,他们就得寸进尺;你不肯妥协,他们就倒打一耙。

可我们凭什么要为别人的贪婪买单?

你的大方,该给懂得感恩的人;你的懂事,不该成为别人绑架你的工具,更不该让你在委屈里消耗自己。

03

对付人情绑架,最好的办法是“不配合”

有人说,人情绑架就像一场独角戏。

绑架者卖力表演“道德大戏”,一会儿说“都是自己人”,一会儿说“这点小事别计较”,但只要你不配合,这场戏就演不下去。

面对那些让人膈应的要求,没必要委屈自己,更没必要怕伤和气,因为真正在意你、体谅你的人,从来不会用人情逼你妥协。

对付不同场景的人情绑架,其实有很简单的办法——不用吵架,不用翻脸,就能守住自己的边界。

在职场中,不想随礼就提“互免”,不想接不属于自己的活就说手头还没忙完,不想凑不必要的饭局就说今天有事,下次再聚。

职场里,从没有谁该迁就谁,人情往来要根据关系亲疏来定。

关系浅的,没必要硬凑“深交情”;没帮过你的人,也没资格要求你无条件付出。

在家庭里,不愿意接受的要求、不想掏钱费力帮的忙,也一概可以用“困境反抛”来解决。

网上有个很火的段子:亲戚来找我借钱,我直接把0.02的余额截图给他,说:“我这月房贷还没凑够呢,正想找你借点周转”——结果没多久,亲戚就主动把我拉黑了。

其实很多人情绑架,要求者不是真的觉得你该帮忙,而是觉得你相对好说话,相对宽裕一些。

一旦让他们知道你也有难处,懂分寸的人会主动退开,不懂分寸的人,也没必要再往来。

朋友之间或许也有边界不清的时刻,不想伤情面,就退而求其次亮出底线。

表妹小乐曾经让做设计的朋友帮自己免费做方案,那位朋友不好直接拒绝,于是对小乐说,自己可以帮忙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按友情价帮她处理方案。

这样既没伤和气,又让小乐明白了分寸,之后再也没提过免费要方案的事。

其实对付人情绑架,关键就一句话:别怕得罪人。

理解你的人,在你解释之后会懂你的难处,也许他们之前只是没想太多,之后只会更在意你的感受。

那些因为你拒绝就翻脸的人,因为你不让步就记恨你的人,也不值得你花时间维护。

04

写在最后

古人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这句话讲的是人情该有来有回,是双方自愿的体谅,而不是一方强制另一方付出的借口。

人情从来不是枷锁,不该成为强制索取的工具;关系也不是筹码,不该成为压榨他人的理由。

希望我们都能活成这样:不主动绑架别人,也不被别人绑架;能真心对值得的人好,也能果断对不值得的人说“不”。

愿我们都能在干净的人际里,活得轻松又自在。

作者:如青,温暖如初,青涩慢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