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在怀仁堂举行的授衔仪式上人们习惯上说是为十大元帅授衔,其实,参加授衔的只有七位。
刘伯承和林彪身着元帅服的镜头,是在青岛补拍的。
当时,刘伯承和林彪因为生病,正在青岛疗养,他们没有回北京来参加授衔。
笔者采访了原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部主任,资深摄影记者李华。当时他受命前往青岛拍下了这两位身着元帅服的镜头。
李华是在授衔仪式后第二天接到任务的。他同解放军画报社的柳成行(负责拍照片)一起出发,坐火车前往青岛。
坐在东行的列车上,李华就开始盘算怎么拍好这两位元帅。他设想,把他们其中的一位安排在海边上,以蓝天、白云、大海作背景;把另一位安排在花丛中……
谁知到了拍摄现场,和李华设想的有很大差距。
他们先到刘伯承的住处。
刘伯承元帅戴一副墨镜,坐在客厅的藤椅上正等着他们。
“你们刚下车,吃饭了没有?”刘帅站起身。
这位以儒将风格著称于世的军事家,对这次授衔的意义看得较淡,他认为,这是我军实现正规化的一个步骤;至于他本人,对授不授元帅军衔没有更多的考虑。
“你们说怎么拍,我就怎么配合,你们当导演,我听从你们指挥。”
“我们怎么敢指挥刘帅?”柳成行说。
“现在就是要听你们的指挥嘛!”
李华说:“刘帅,请您从会客室走出来,先向东走,然后再向西,走两个来回。”
“好吧。”刘帅非常痛快地答应着。
镜头顺利地拍完了。为了给剪辑的同志多备些素材,李华还特意多拍了几个特写。
到了林彪的别墅,完全是另一种样子。空荡荡的屋子只有一扇窗子,而且,还用一层白纱和一层厚重的灯芯绒窗帘密遮着。屋里弥漫着一股药味,叫人感到这里像医院。秘书告诉他们,林彪身体不好,怕风、也怕光。
李华问秘书:“能不能请林总到室外去拍?”
秘书说:“那要请示叶主任。”
正说着,叶群出来了。李华告诉她,光线太暗,感光度不够。
“把窗帘拉开一点嘛!”叶群说。
秘书将双层窗帘拉开了一条缝,不行。缝隙再大一点,还是不行。
叶群很明白这次拍摄的意义,看到这种情况,便说:“打开吧,拍照嘛!”
这时林彪从卧室里走出来,显得很精神,并不像有什么病。
从林彪的住处走出来,李华才发现背上的汗水已经把衬衣湿透了。
为了搞清楚叶剑英元帅为什么没有参加授衔典礼,笔者曾找到了叶帅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传记组的成员。他们提供的情况如下:
当时叶帅正夜以继日地组织指挥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的筹备工作。
这次演习是建国以后全军规模最大的一次诸军、兵种合同作战战役演习。参加演习的有一个兵团,两个陆军军,一个机械化师。一个海军基地。两个空军军,10个师的首长、机关和32个团共68,000余人,飞机200多架,舰艇100多艘,坦克坦克200多辆,火炮1000多门……因而需要叶剑英这样级别的首长来出任总导演。
因此他正式给中央写了报告,得到批准,未参加在北京怀仁堂举行的授衔仪式。
怀仁堂授衔之后,叶剑英才拍下了下面这张着元帅军服、佩戴三枚一级勋章的照片。